一组可供对比的数据是 , 2021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口和出口额分别达到586.7亿美元(3784.8亿元)和117.8亿美元(759.7亿元) 。 进口额是出口额的近5倍 , 无论进口额还是出口额都比中国专利实施许可备案合同金额高出太多 。
我国庞大的专利储备未能体现在交易价值中 , 一方面是因为相当一部分专利是由项目申报、申请补贴等非创新因素驱动的 。 这几乎是个全球性问题 , 欧洲专利局原副局长曼努埃尔·德桑特斯就曾评论 , 全球当前“真正重要的不是专利数量 , 而是有多少专利可以投向市场 , 造福人类 , 如何确保社会从这些专利成果中受益 。 因此 , 我们要关注专利的质量 。 ”
另一方面 , 知识产权纠纷往往被作影响经济、破坏和谐的负面解读 , 这对于我国产业的创新升级并非好事 。 如果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 , 跟随者低成本制造同质化竞品 , 创新者的高研发投入反而会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的包袱 , 甚至可能造成劣币驱除良币的结果 。 这个问题对于年度研发投入高达1400亿元人民币、占其销售收入22%的华为来说 , 相信至关重要 。
知识产权许可收费对于标准技术的发展或许更为重要 。 我国在5G标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领先地位 。 根据2021年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 , 华为5G声明标准必要专利达到1529件 , 业界排名第一 。 连同中兴、电信研究院、Oppo , 中国公司总声明标准必要专利占比达到36% , 是4G的两倍 。 相比下 , 排名领先的美国公司仅有高通和Intel两家 , 总占比仅为14% 。 标准研究并不带来产品收入 , 所有技术成果都通过标准公开 , 在全球范围内使用 。 我国如此巨大的标准研究投入 , 如果不能够像西方公司一样通过专利收费获得回报 , 必将无以为继 。
只有通过交易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 知识产权才能回归财产权的本源 , 只有当创新真正形成财产而非负担时 , 才能引导行业走向创新 。 在8月披露的一篇华为内部讲话中 , 任正非预测未来十年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 , 华为面临的“不仅是供应的压力 , 而且还有市场的压力” , 公司经营要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 。 在这样的环境下 , 华为开拓许可业务或许也是无奈之举 , 却也并非坏事 。 在稳定经济的大局之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让创新企业获得许可收入 , 高端研发人员得以首先保住饭碗 , 优先稳住“创新经济” , 不失为一个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 相反 , 如果以稳经济为名放松知识产权保护 , 那些不直接造产品的基础技术研究人员、标准研究人员或将首先失业 , 创新经济被打垮 , 国家将会失去未来 。
对于专利许可 , 无论是撬动海外市场还是培育国内市场都绝非易事 。 华为心声社区4月披露的《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对此已有充分认识:“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 不求速胜 , 也不怕败 , 收多收少都是成功的 。 ”从国内产业的角度来说 , 无论华为能在这条孤独的路上走多远 , 审视华为走过的足迹都是未来产业发展的珍贵养料 。
【华为|孤独的华为:从5G许可到Wi-Fi 6专利池】
- 华为|华为Mate 50 Pro首发昆仑玻璃:耐摔提升10倍、首个瑞士五星认证
- 华为|时隔两年后 华为Mate 50系列亮相:经典对称星环设计
- 卫星|华为Mate 50今天首发!卫星通信明年将普及:高通、联发科都有
- 苹果|华为Mate50抢先iPhone 14用上卫星通信:北斗核心芯片均已国产
- 芯片|北大教授:美国70%的钱用于人才,国内70%的钱用于设备、材料
- 米家|苹果发力,华为回归,新荣耀的第一次压力测试
- 华为业界首发三级WiFi功能,最高可以做到五网同发
- 苹果一向自诩为智能手机安全隐私的佼佼者
- iPhone|买iPhone常见套路,碰见一定要躲得远远的!
- 耳机|美官员当面咆哮5小时,威逼英国放弃华为,英方:保证华为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