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心的三星随后做出了 Galaxy Note Edge 和 S6 edge , 才算把柔性 AMOLED 屏技术推出去 。
一个是单曲面 , 一个是双曲面 , 后者则更接近如今主流的曲面屏造型 。
想当年三星在国内还不是 Other , 依旧能和苹果打得有来有回 。
作为安卓大哥 , 三星玩新花样 , 其他手机和屏幕厂商自然会跟上 。
而且这玩意刚出来时 , 颜值特高 , 手感也棒 , 市场反应还是挺正向的 。
早期曲面屏讲究一个视觉冲击 。
两侧曲率越大 , 就能让屏幕更好地进行拉伸 , 两侧的黑边就越能隐藏起来 。
左右无边框的效果 , 就出来了 。
更有甚者 , 直接整出「瀑布屏」的概念 。
还有的连带着机身背面也曲 , 四曲面、八曲面 ,
或者像小米 MIX Alpha 这样 , 直接做出个环绕屏 。
不过这机子终究没有实现量产 , 毕竟技术难度太大了 。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 , 还是 vivo NEX 3 。
当时 vivo 表示耗资 2 亿 , 定制了这块颜值爆表的「瀑布屏」 。
结果并没能抢过隔壁一加 7 Pro 耗资 1 亿搭载的 90Hz 高刷屏的风头 。
随着曲面屏用户越来越多 , 大家就发现这玩意 , 槽点是真不少 。
关于手机的曲面屏 , 主要槽点有 2 个 。
第一个是误触问题 。
先说明哈 , 现在主流的微曲屏曲率不大 , 加上相对成熟的防误触机制 , 误触概率已经很低了 。
主要被吐槽的 , 是被前几批曲面屏「坑」的用户 。
曲面屏好看是事实 , 咱拿起手机时 , 很多时候掌心会靠在一侧 。
或者打游戏时 , 手指会搭在上面 。
曲率越大 , 掌心或手指不小心碰到屏幕的概率就越大 。
试想下 , 打王者遇上团战 。
系统判定了你搭在边上的手指在操作 , 无视了你屏幕正面狂搓技能 。
这时候多抓狂 , 估计体验过的小伙伴都懂 。
当然 , 手机厂商也没有摆烂 。
为了解决误触 , 手机厂商加入各种防误触算法 。
更彻底的 , 还直接把曲面部分给禁用了 。
但始终没法从根本上解决大曲率带来的误触问题 。
到后面只能缩小曲率 , 缓解尴尬 。
曲面屏的第二个缺点 , 是很难贴膜 。
相信大多数用户 , 对手机带壳和贴膜这件事儿的执念还是挺深的 。
最常听到的说法就是:「背面颜值再高 , 戴壳都一样」 。
至于曲面贴膜 , 不仅对膜的材质有要求 , 还考验贴膜师傅的手艺 。
也不知道有多少祖传贴膜的摊档 , 在曲面屏面前栽倒了 。
当然还有人说曲面屏价格贵之类的缺点 。
但如果有留意的话 , 其实曲屏直屏的官方维修费用 , 占整机价格的比率其实没特别大区别 。
在把其他安卓厂商带偏后 , 作为「曲屏元祖」的三星 , 从 S20 系列开始玩起了微曲屏 。
后面的剧情也是意料之中 , 各大厂商也开始跟进微曲设计 。
毕竟三星是屏幕大户嘛 。
确实 , 微曲屏相比大曲率屏幕 , 误触、贴膜甚至低价屏上常见的边缘偏色等问题 , 基本都解决了 。
但被曲面屏「坑」过的用户却已经「闻曲色变」了 。
庆幸的是 , 在用户越来越多的吐槽声下 , 这两年直屏设计也逐渐回归到旗舰机型上 。
比较常听到的 , 是「三星 E4/E5 柔性直屏」 。
没错 , 又是三星提供的方案 。
国产供应链需要发力的 , 何止是芯片……
很难说曲面屏什么时候会消失 , 说不定哪一天曲面屏解决了所有问题 , 重新获得用户的喜爱 。
- 红米手机|红米手机别瞎买!这三款米粉最推荐,快看看有你在用的吗?
- Apple Watch|Apple Watch Ultra发布:定价令国产手机流泪
- iPhone14|4000元的手机别瞎买,这3款手机能够流畅使用4年,可以闭眼买
- iPhone刘海屏再见 新前置定名灵动岛 详细情况一文看
- 红米手机|红米Note12 Pro信心十足:6000mAh+天玑8100,过于强悍了
- |iPhone仍是手机霸主吗?国产机强势追超,这三款手机不弱iPhone!
- iPhone14|这三款“骁龙870”手机,放到2022年还值不值得买?典型的低价高配
- 苹果|再次上演生产力?华为发布二合一笔记本,2.5K屏幕+Windows11
- 索尼|最贵的骁龙778G手机,华为Mate 50E凭什么定高价?
- 三星|彻底妥协!天玑9000+三星2K柔性直屏K50Pro直降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