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日本屡次拿下诺奖和所谓工匠精神压根儿没关系?( 三 )


匠人匠心作为日本制造业乃至整个日本社会的代表性精神 , 的确早已融入日本人的意识深处 。 甚至在日语里 , “制造业”这个词比较流行的说法直译过来居然就是“做东西(物作り)” 。 我个人非常尊重这种日式哲学 , 简单朴素的外壳之下 , 是精益求精百炼成钢的热血硬核 。
然而 , 这样的套路说好听一点可以叫踏实稳健 , 说的现实一点就是效率低下 。 任何事物发展到极致都很可能向不好的方向转化 。 追求工匠精神的同时 , 如果不能把握好效益和匠心的折中点 , 必然会陷入刻板、偏执的境地:为了改良某一个并不那么关键的参数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 为了验证某种微小的可能性穷举全部的排列组合 , 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排版精美的实验报告……
在科技领域 , 日本在上世纪后半段面临的竞争压力远小于今天 。 曾经的日本有资本去按照自己的步伐完成科研探索和产品开发 , 可是如今面临来自中韩产业界和科研界的绞杀 , 日本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 更是在多个领域显现颓势 。
回到这个小结最初的设问 , 我的答案是我反对一切将日本人获得诺奖与日本人民族性格强行联系的观点 , 我更反对这种论调背后对中国人所谓“浮躁”、“投机”的明示与暗示 。 认真当然是一种特质 , 甚至可以说是品格乃至美德 , 但是它与获得诺奖的因果关系要远远小于一个发达经济体在其后长期的支撑与驱动 。
中国和日本 , 谁才是创新的沃土
既然我们说到了诺贝尔奖 , 这一最能体现人类创新精神的奖项之一 , 我们不妨来谈谈如今的中国和日本 , 谁才是创新的沃土?我的观点很明确 , 日本社会对于创新有着体系化的抗拒 , 新事物在日本的成长极为艰难 , 各种创新的驱动要素在日本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流转 。
首先 , 日本式的刻板不光体现在科研 , 其实体现在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 日本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 总是绕不开如影子一般投射在他们身后的条条框框 。
在日本 , 刺身沾多少酱油和芥末其实是有规矩的;在高级寿司店不按规矩沾调料大厨是可能要发飙的;沾醋吃的炸鸡块和沾蛋黄酱的炸鸡块以及什么都不沾的炸鸡块在日本人那里是三种八竿子打不着的吃的;类似这样的食物/佐料/吃法固定搭配是原教旨主义性质的……
为什么说日本屡次拿下诺奖和所谓工匠精神压根儿没关系?
文章图片
配上柠檬就是炸鸡块 , 配上酱料就是南蛮鸡 , 来源:AriHelminen&OkinawanandKyusyurestaurantDiamondHeadinTsukishima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开饭店能一直火其实挺难的 , 尤其是特色菜模式 。 在我的印象中 , 我的家乡呼和浩特市先后流行过大盘鸡、重庆火锅、烤鱼等等从前几乎没有的吃法 。 即使是我现在每次回去 , 都能吃到小时候没有过的创新菜 , 比如最近印象比较深的是抖音网红“冰煮羊” 。 中国人的味觉对于新口味是如此的趋之如骛 , 以至于餐饮业从业者很难按照眼下的经营状况预测今后的发展路线 。
作为对比 , 日本人的味蕾跟他们的观念一毛一样 , 难以摆脱旧事物的束缚 。 日本的料理店 , 最爱标榜的就是自己是老字号 , 最得意的长处就是做出了传承几百年而完全不变的味道 。 在无数次体会过这些时光流转恍若隔世的味觉后 , 我就想问一个问题 , 你们总吃这个不腻得慌吗?
其次 , 日本社会对新生事物的态度从来是充满疑虑的 , 日本人从内心深处抵制改变 , 在新生事物的一百条优势面前 , 日本人会用“可能不安全”和“暂时用不惯”来明哲保身 。
在国内的偏远地区都已经普及移动支付的当下 , 我在日本仍然要花上五六分钟才能用手机买上一张电影票 。 不光没有便捷的在线支付方式 , 影院会员卡的信息也不让记录进浏览器 , 每次都得重新输入十几个无意义的数字加上密码 。 美其名曰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 其实我想说的是 , 买个电影票而已 , 真用不着这么为我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