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历的他成为发明大王,化“不可能”为“可能”

初中学历的他成为发明大王,化“不可能”为“可能”
文章图片
“白工好!”
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 , 机器声隆隆作响 , 一根根半米多长、二指多粗的黝黑铁棒自动通过加工机器 , 棒端的毛刺、棱角被切削成一定角度的光滑斜面 , 完成倒角工序 。 白清良带着采访人员在车间里走 , 不时有年轻工人向他微笑致意 。
“这些铁棒将被制成汽车转向器里的齿条、减震器里的活塞杆等零部件 , 首先要完成倒角 。 原本人工操作倒角 , 10秒加工一个零件 , 还有吸入工业粉尘致病的隐患;如今有了棒料综合处理机 , 完成一个零件只需1.7秒 , 解放了工人的双手 , 粉尘问题、安全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 ”白清良说 。
这些棒料综合处理机的前身是自动倒角机 , 研发设计者正是北特科技工装部主管白清良 。 今年54岁的他虽仅有初中学历 , 却有着机械设计天赋 , 加上自身刻苦努力 , 把一个个“不可能”化为“可能” , 已先后获得18项专利 , 去年被评为全国劳模 , 在整个行业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
初中学历的他成为发明大王,化“不可能”为“可能”
文章图片
“答应了就要想尽办法做到”
北特科技是一家生产加工汽车零部件的企业 , 公司位于嘉定区华亭镇 。 2002年 , 白清良进入北特科技工作 , 起初是名材料检验员 。
2008年的一天 , 公司老板来到材料检验车间 , 说起了零件倒角的难题 。 倒角是为了去除零件上因机加工而产生的毛刺 , 人工倒角费时费力 , 还有吸入粉尘等生产安全问题 。 公司老板询问白清良 , 能不能想办法设计一个自动化设备 , 避免这些问题?
白清良是黑龙江人 , 在老家做过电焊工、修理改进过农机具 , 有机械设计方面的经验 , 这也是老板找他商量的原因 。 “当时我说 , 这个应该可以弄 , 我来想办法 , 尽量做一个简单些的自动化机器解决人工倒角的问题 。 现在回想起来 , 当时是有点‘说大话了’——一点眉目也没有 , 怎么保证能设计出来呢?但是我既然答应了 , 就要想尽办法做到 。 ”
白清良“说大话”是有底气的 。 长期修理改进农机具的经验 , 让他发现自己有搞工业设计的天赋 。 “每个人的特长都不同 。 有的人记性好 , 我就不行 , 老板的车牌号、同事的手机号反复记也记不住;有的人表达能力强 , 复杂的事情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 , 我就不行 , 颠来倒去说不清 。 但是 , 一台机械设备 , 我围着看两圈、开开关关几次 , 就能大致搞明白内部的传动机构和机械原理 , 还能在脑子里把机械内部的零部件还原出三维结构 , 能自己用零件重新做一个出来 。 ”
在白清良看来 , 所谓“工匠” , 最通俗的定义就是:针对一个问题 , 设计一个或一套工序、设备去解决它 , 一开始粗糙一点不要紧 , 关键是要有用、实用 。 接下老板的“派单”后 , 白清良日思夜想 , 一个个小机构、小零件在脑海里渐渐有了三维图案 。 最终 , 他花了3个月 , 自己把这些小零件一个个加工了出来 , 还买来电机、砂轮等 , 组装成了一台自动倒角机 。
这台机器磨削效果特别好 , 但是效率比较低 , 和人工操作差不多 , 不适合在车间内批量使用 。 “我们搞机械设计的 , 大多数时候都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成型 , 都要经过多次改良 。 ”白清良告诉采访人员 , 他并没有气馁 , 而是不断钻研改进 , 自掏腰包寻找供应商加工、采购所需零件 , 亲自组装调试 。 最终 , 一台经过改良的自动倒角机设计完成 , 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