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乐|在线音乐不赚钱,互联网巨头为何仍不停投入?
文章图片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撰稿人 张昭轶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姚坤
“有人欢喜/有人跳舞/有人大声哭泣/有不开心/有不甘心/不愿默默离去” , 用痛仰乐队《不要停止我的音乐》开头这几句歌词 , 描述在线音乐产业近年的发展 , 似乎不算离谱 。
一些玩家的演奏并未吸引到足够多的听众 , 来自资本市场的喝彩也并不热烈 。
今年2月 , 上线12年 , 在资深乐迷圈中口碑甚好的在线音乐平台虾米正式关停 。 8月 , 网易云音乐在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后 , 却又暂缓IPO 。
但也有新人瞄准机会 , 摆好了自己的曲谱 。
今年7月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腾讯音乐放弃独家音乐版权 。 8月 , 多家媒体报道称 , 字节跳动正开发一款独立音乐播放器 , 或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国内推出 。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不愿意“停止自己的音乐” , 持续往在线音乐产业投入?在线音乐现在还是好生意吗?
付费率近50%的Spotify都没有盈利?
在线音乐的赚钱难题
如果单纯看财务数据 , 在线音乐似乎很难算是一门赚钱的生意 。
先看国际上在线音乐的代表Spotify(SPOT.NYSE) , 目前获取收入方式非常单纯 , 靠付费订阅和向免费用户播放广告 。 据其上市后公布的2018、2019、2020年年报(2018年年报中还有从2014年到2017年的财务数据) , 从2014年到2020年 , 其归母净利润均为负 。 从2018年到2020年 , 以欧元为单位 , 其归母净亏损/营收分别为0.78亿/52.6亿、1.86亿/67.6亿、5.81亿/78.8亿 。
根据Spotify公布的2021年二季报 , 其月活跃用户(MAU)达到3.65亿 , 而其中付费订阅用户(Premium Subscribers)为1.65亿 , 占比为45.2% 。 这个数字与大家脑海里“欧美用户付费意愿相对较强”的传统印象相符 。
但即便如此高的付费用户占比 , 2021年上半年 , Spotify的归母净利润仅为0.03亿欧元 , 对比44.78亿的营收 , 应该只能算打平 。
再看因设计、“调性”、评论区而为很多年轻人喜爱的网易云音乐 , 据其招股书 , 从2018年到2020年 , 归属股东净利润均为负 , 以人民币为单位 , 其归属股东净亏损/营收分别为20.06亿/11.48亿、20.16亿/23.18亿、29.51亿/48.96亿 。 这似乎无法用“微亏”或“打平”来形容 。
网易云音乐招股书还披露 , 2020年其在线音乐服务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81亿 , 在线音乐服务月付费用户数为1600万人 , 付费用户占比为8.8% , 不足一成 。
接着看国内在线音乐最大玩家腾讯音乐(TME.NYSE) , 据其年报 , 从2018年到2020年均实现盈利 , 以人民币为单位 , 其净利润(Profit for the year)/营收分别为18.3亿/189.9亿、39.8亿/254.3亿、41.8亿/291.5亿 。
尽管腾讯音乐连续3年整体盈利 , 但其在线音乐服务(Online music services)收入 , 在这3年里分别只占总体收入的29.2%、28.1%、32.1% , 即其获取收入的大头并不来自在线音乐服务 。
腾讯音乐披露的2021年二季度运营数据显示 , 其在线音乐移动月活跃用户数(Mobile MAU)为6.23亿 , 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为6620万 , 在线音乐付费用户占比为10.6% , 略高于一成 。
按10月7日从网易云音乐App查到的价格 , 其“黑胶VIP”一个月收费18元 , 而QQ音乐App中“绿钻”一个月收费也是18元 , 几乎只是一线城市一碗面的价钱 , 新客或连续订阅还能更便宜 。 对比Spotify近五成的付费用户比例 , 国内在线音乐用户的付费意愿实在说不上高 。
- 小米科技|不聊性能只谈拍照!新旗舰反向升级成潮流,拍照手机如何选?
- 荣耀|今年过节不乱跑,荣耀智慧屏1499起,和年夜饭一样真香
- 微信|个人收款码与商业收款码有什么不一样
- 三星|试图挽回中国市场,国际大厂不断调价,从高端机皇跌到传统旗舰价
- 华为|别不信!魅族如今处境,雷军早有预料,小米也早已体验
- 京东|适合过年送长辈的数码好物,好用不贵+大牌保障,最后一个太实用
- 魅族|对不起!魅族,这次确实令人失望了
- 任正非|任正非与孟晚舟的姓氏为什么不一样?
- 央视|央视曝光直播电商以次充好乱象!有平台抽样不合格率达50%
- GPU|天玑8000新机快了,相机的配置看上去挺不错,准备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