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要干什么?端午节要吃什么

端午节很受人们重视,在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等等 。那么,具体的端午节要干什么?端午节要吃什么呢?
端午节要干什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

端午节要干什么?端午节要吃什么

文章插图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 。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
【端午节要干什么?端午节要吃什么】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
端午节要干什么?端午节要吃什么

文章插图
端午节要吃什么1、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起源于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面临着亡国之痛,与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岸上的渔夫和百姓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当时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食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免遭伤害 。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到江上投粽子、划龙舟 。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
一天只吃半个或一个,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也就是半个或1个 。尤其胃肠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切忌贪多贪凉,最好分小块多次食用 。有些商家卖的迷你粽就是不错的选择 。
咸鸭蛋
2、黄鳝
过端午不仅仅是吃粽子的时候,也是一年里鳝鱼肉最嫩、最有营养的时候,所以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俗谚 。黄鳝由于口感软滑无刺,一直都是淡水水产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尤其是对于孩子和老人来说,是不错的补养品 。黄鳝性温、味甘,入肝、脾、肾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 。
端午节要干什么?端午节要吃什么

文章插图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黄鳝一定要现杀现烹,鳝鱼体内组氨酸含量较多,鳝鱼死后体内的组氨酸会转变为有毒物质,故所加工的鳝鱼必须是活的 。黄鳝用开水焯烫,可以洗去外边的粘膜,煮出的汤可减少腥味 。
3、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 。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 。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 。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
先把米放到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来放到锅里蒸熟,将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里,用木极反复捶打 。一般多是两个人面对面地站在槽边,互相交替捶打,或一人捶打,一人在下面翻动糕团使之捶打均匀 。随后,一份香甜细腻、筋道适口的打糕制作完成 。
4、鸭蛋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就是要避五毒,因为传说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会为害人间,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间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吃着这些菜的时候,就会把五毒妖怪吓跑,也就是吃五红了,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
与五红类似,江南民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食俗 。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 。不管是五红还是五黄,都包括鸭蛋在内,所以端午节吃鸭蛋有辟邪祛暑的原因 。
5、艾馍馍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 。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
6、茶蛋
端午节要干什么?端午节要吃什么

文章插图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 。蛋有鸡蛋、鸭蛋、鹅蛋 。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
7、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 。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
煎堆
8、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 。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 。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 。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 。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
9、黄酒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 。”也就是说雄黄酒就是用白酒、雄黄勾兑而成的 。这么简单的饮品为何如此有名呢?这大概与白娘娘和许仙的故事有关吧,白娘娘就是在端午这天饮雄黄酒,现出蛇身原形 。故而,民间大概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 。
端午节禁忌事项
端午节要干什么?端午节要吃什么

文章插图
1、忌游泳 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 。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粽的习俗 。2、儿童戴的香包忌丢失 在北方一带,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习俗 。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 。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3、忌恶日 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这天又有“躲午”的习俗,即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 。4、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无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 病 。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 。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并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 。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
1、忌游泳
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 。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粽的习俗 。
2、儿童戴的香包忌丢失
在北方一带,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习俗 。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 。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
3、忌恶日
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这天又有“躲午”的习俗,即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 。
4、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无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 病 。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 。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并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 。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