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公司|没早用这个技术,扎克伯格后悔了( 二 )



值得一提的是,与面对其他技术的保守和谨慎不同,RPA技术是率先被大企业所接受和使用的,比如银行,政府机构,医药单位,电信运营商等。

究其原因,无外乎在于RPA没有侵入性,不会破坏企业已有的系统,也不需要更改应用程序或流程,而且还具有灵活部署的特点。也就是说,凭借很少的资源,企业就可以体会到RPA的好处。

最明显的莫过于在银行的应用,据悉RPA主要用于风险控制、资产选择、数据分析、运营管理、渠道建设等场景,例如信贷财报自动录入、监管上报、 保函业务、信用卡发卡信用调查及在线审批等业务。

根据研究,RPA给60~75%的银行流程带来约30~40%的效能提升,以兴业银行为例,目前兴业银行的RPA每年能够节省工时超50万小时,替代执行业务笔数超3000万笔,为全行近10%的员工提供了“数字员工”服务。

此外,在大型企业的财务环节,RPA的渗透率也很高。比如,一家大型软件公司构建了一个RPA管道来自动化发票流程,包括发票接收、组织和文件夹结构以及发票对账,从而实现了在每小时生成无数发票的同时实现零错误,最终节省了30%以上的成本。

再比如,具有NLP的RPA平台可以对发票、定价查询和客户支持日志等文件进行分类,以提取关键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自动为客户、账单客户生成估算值,并将冗长的记录压缩成简单的笔记。

同样的,在其他行业,RPA的落地效果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RPA可用于处理收据、管理订单和关闭进口线。在房地产领域,房地产清单和搜索记录可以自动化。在政府部门,许多人认为RPA是一种“廉价”可以提高工作场所和流程效率的方式,并为公众提供更好的体验。

争议、矛盾和摩擦

然而,RPA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且全是好处。

最常见的担忧是,它的推广会使一部分劳动力变得多余,造成企业裁员。毕竟RPA的作用是自动化完成工人做的工作。

说到底,RPA本质是一种机器人,那之前关于机器人的质疑,同样会落在RPA身上,比如是否会永久取代人类的部分工作,取代范围是否会持续扩大,进而造成人类失业。

而RPA厂商回应这种质疑的说辞,也与之前机器人时代的如出一辙,即RPA不是用机器人代替人类,而是自动执行大量重复的任务(例如复制、粘贴、验证和收集数据)使公司能够充分利用员工的脑力和注意力。。

可这种说辞有多少工人能够接受,没人知道。

“广泛采用RPA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对该技术的误解甚至恐惧,”一位从业者如此说道。

此外,在投入成本和效果表现上,RPA似乎也不尽人意。根据最新报告,一些企业可能会夸大结果,同时低估投入成本。“这包括构建或数字化内容所需的额外工具、业务流程绩效责任的转变以及与扩展相关的挑战,”

关于这一点,上述从业者表示,第一次实施RPA可能不会立即带来高回报率。有时,至少需要三年才能看到结果。

更为具体地,在云扩科技创始人兼CEO刘春刚看来,RPA在企业的落地过程中会遇到三个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