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适合思考生命
每个人在童年总会或多或少对自然、生物产生兴趣 。 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 , 如果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或更早 , 又住过平房 , 儿时还能看到突然从墙角窜出的“土鳖” , 路灯下匆匆爬过的壁虎 , 夏日猝不及防掉到衣领里让人心里一紧的“吊死鬼” 。 这些小生灵一度在城市中变成了稀罕物 。 近几年 , 城市生态有了很大改善 , 北京晚上见到黄鼬出没不是新鲜事 , 上海常有貉在小区中悠然踱步 , 蜻蜓也回到城市的夏日 , 只是少有孩子会脱下背心冲向它们追逐抽打 。 即使如此 , 城市中能见到的生物种类仍旧极为有限 。 想对生物有更多了解 , 要么去动物园 , 要么去博物馆 。 要想看到已经灭绝的生物 , 博物馆是不二之选 。
我国自有现代意义的博物馆以来 , 便古物、生物并重 。 有100多年历史的南通博物苑 , 从建院之初就有动植物和矿物标本展出 。 现在有的省级博物馆在古物陈列之外 , 也展出古生物 , 黑龙江省博物馆进馆首先看到的是恐龙化石陈列 。 当然 , 专业进行生物展示的还是各地自然博物馆 ,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新中国较早成立的北京自然博物馆 , 亚洲最大的动物博物馆——国家动物博物馆等 。 这其中不能不提的 , 还有我国成立最早的自然博物馆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馆 。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历史可追溯到1868年 , 法国神父韩伯禄创立的徐家汇博物院(后更名为震旦博物馆)和1874年由英国人创办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上海博物院) 。 1956年 , 在震旦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基础上 , 上海自然博物馆正式成立 。 现在的上海自然博物馆还是上海科技馆的一部分 。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2015年对外开放 , 博物馆面积大、展陈丰富 , 馆内运用很多科技手段增加展览的趣味性 , 也使其传递的知识更为直观、便于理解 。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览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 , 演示地球生物的发展历程和世界生物多样性 。
自然博物馆中最重要的是标本 , 标本种类和数量 ,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博物馆的档次 。 上海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29万多件 , 展出的有1万多件 , 可谓蔚为大观 。 细心的观者如果仔细观察标本 , 能够比较容易地分辨出标本的制作年代 。 一般而言 , 相对早期制作的标本动态比较差 , 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 。 后来制作的标本 , 倾向于为动物安排一种它活着时有特色的动作 , 让观者看到的更像一个个活的生物 。 为了进一步强调动物活着时的生活状态 , 博物馆常常会为标本安排一个生活场景 。 上海自然博物馆非洲大草原展区是这种设计的代表 。 在这片虚拟的草原上 , 各种飞禽走兽被放入场景 , 在定时开启的声光电效果配合下 , 观者仿佛置身非洲草原 。
因为标本种类多 , 上海自然博物馆还能够将同类动物放在一起比较陈列 , 如“生命长河”中放在一起的各种鹿科动物 , 同为鹿 , 体型样貌有着巨大差异 , 驼鹿的巨大、麂麝的小巧 , 正是生物多样性的注脚 。 林林总总的蝴蝶、昆虫标本也在述说着世界的丰富 。 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 两层楼体高的一面墙上挂满各种鹿和牛的头部标本 , 给观者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 。 冲击之外 , 在这些动物的目光审视下 , 作为人类 , 为这个多样的世界做了什么 , 又应该做些什么 , 值得深思 。
除了标本 , 上海自然博物馆还有活物 。 这儿的活体养殖区域 , 有适合在博物馆中展览的小型生物 。 在蝴蝶屋 , 观者可以最近距离观赏蝴蝶的美丽 。 在海水触摸池、淡水触摸池 , 观者也能跟两种水域中的动物来一个亲密接触 。 各种生态箱中 , 蜥蜴、蛇类在哪儿 , 观者要仔细寻找 , 它们都是善于隐蔽和伪装的精灵 。
- 合规|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上海图书馆东馆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月16日报道:1月15日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内部啥样?跟着读者公测先睹为快
-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地震救人新突破!中科院研制出触嗅一体智能仿生机械手
- 上海这家独角兽企业,把工厂工人变成“超人”
- 全上海都在推进这项工作,徐汇区为何要专门强调这两点?
- 上海尊宝音响多款产品获《影音极品》器材大赏奖项
- 主播|一文详解:4大点/25小点解析直播间自然流量的获取
- 上海市市监局|上海市市监局:《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发布
- “上海图书馆东馆的定位是新一代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美好生活需要怎样的美好阅读?上图东馆定位新一代智慧复合型图书馆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郭容/图、视频手办和雕像作为收藏品|青年发现|为中国人塑像,国风潮流玩具的“破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