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大数据助力贫困生成长

今年9月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杨浩(化名)独自来到2000多公里之外的安徽师范大学 , 这位大一新生看到床上铺好了卧具 , 桌上洗漱用品一应俱全 , 他给奶奶打了个电话 , “我在学校一切都好 , 什么都不缺 。 ”
早在学校给杨浩建档时 , 就已经将他的家庭情况记录在学校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上了 。 为了帮助这个从小失去父母关爱、由奶奶拉扯长大的男孩消除异地求学的后顾之忧 , 该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他报到前就做好了准备:免学费、发放生活补助、报销机票、买齐生活用品……
“利用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 , 我们第一时间生成与家庭情况相匹配的资助方案 。 资助早一点送到 , 学生与学校的情感纽带就早一点建立 。 ”该校学生工作处处长刘晓宇说 。
他口中的“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是学校自主研发的数据抓取和分析系统 , 能对所有学生进行全方位画像 ,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量身定制“菜单式”资助方案 , 实现精准识别、资助、育人和评估 , 绘就贫困学子成长之路 。
科技手段结合人文关怀
据介绍 , 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关联校内学工、教务、研究生、总务等8个部门的11个业务系统 , 准确采集学生的家庭经济详情、日常消费数据、学业分数、奖助记录、班级考勤、宿舍门禁、素质拓展、就业升学等数据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层次分析法 , 设计9个二级指标、79个观测点 , 构建数学模型 , 建立量化认定指标体系 。
“指标体系是我们根据多年学生工作和贫困生认定经验反复论证制订的 , 每个观测点都经过仔细推敲 , 做到既能区分是否是贫困生 , 又能区分不同困难等级 。 ”平台主要研发人、该校学生处副处长项家春介绍 。
以二级指标住房情况为例 , 有房还是无房、农村自建平房还是楼房、租房还是购买商品房、人均住房面积多少 , 7个观测点均有不同分值比重 , 再辅以家庭成员情况、收入负债等指标 , 便能衡量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 。
项家春说 , 过去 , 学生困难等级认定 , 可能有学生通过“比惨”来争取“同情分” , 测评小组对学生家境情况的判定也存在主观性 , 甚至无意中造成对学生心理的二次伤害 。 而现在的评议机制 , 更多是核实系统赋分与教师平时的观察是否一致 , 排除了人为干扰因素 。
为了验证画像的准确性 , 该校从2019年开始进行实地回访验证 。 每年随机抽取一市一县 , 学校工作队驻点一周 , 通过走访居委会、物业、邻居及学生家庭 , 核查学生家庭真实经济状况 , 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 , 这也是对学生的一次诚信教育 。
然而 , 学生经济困难情况是动态变化的 。 该校又将数据库关联学生档案 , 实现信息实时更新 , 动态监测分值也随之变化 。 “这样一来 , 不再需要学生反复填表 , 或是到地方政府开证明盖章 。 ”项家春说 。
该校历史学院辅导员宫超认为 , “线上量化测评+线下民主评议+实地回访验证”的贫困生认定模式 , 有效保护了学生的隐私 , 呵护困难学生心理健康 。
灵活:总有一款资助适合你
“同学你好!学校了解到你目前生活存在困难 , 向你校园卡打入500元生活补贴 , 帮助你缓解压力 , 希望你能够安心学习 。 ”这是该校2018级法学院学生梅林(化名)在端午节前收到的一条短信 。
起因是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发出了梅林同学的消费异常预警 , 该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金捷老师收到提示后 , 仔细查看了该同学的消费记录:5月7日-6月7日 , 她的单次最高消费额都不超过5元 , 总消费额也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 辅导员对接核实后 , 资助管理中心为她提供了“一卡通隐形资助”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