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别看不上土味元宇宙( 二 )
汤姆猫股价表现(2021年6月至今)
汤姆猫小游戏在智能手机发展的初期广受欢迎,现在也有了VR概念。根据公司的说法,“在《我的汤姆猫》产品中,公司曾使用AR扩现技术,使汤姆猫的虚拟形象可以在实景中得以呈现。”
以及衍生的《汤姆猫总动员》,也部分加入了元宇宙风格的沙盒游戏玩法,让用户“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可在特定的半开放空间中进行游戏、探索、定制、交互、娱乐、成长”,并以此探索元宇宙游戏的玩法。
但问题是,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VR游戏实在是太过于粗糙和初级,明显无法撑起大规模的C端认知度。几家游戏公司可能做出了对VR游戏,甚至是元宇宙很有意义的探索,但却并不能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杀手级应用。
正因为在回报上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这些游戏公司也不会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如中青宝对《酿酒大师》只进行了500-1500万元的投入,因此还受到了监管对投入规模的明确质疑。
这500万元的投入撬动了市值增加了几十亿,足以见得资本市场真的很需要元宇宙赛道能有个“领头羊”。
二、盲人摸象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元宇宙经过了非常快速的演变过程:从不被人们所熟悉,到被更多人所了解,从前沿科幻到第一轮普及的过程已经基本完成。
经过意见领袖与行业大咖们的讲解和总结,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元宇宙的价值。其中最重磅的行业推动力量,当属已经改名META的Facebook。
在11月初的一次活动中,百度副总裁马杰对元宇宙进行了一次总结。他认为元宇宙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
但从目前资本市场中受到追捧的公司的表现情况来看,目前还很难称得上有“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和协议”的支撑。大如字节跳动、腾讯,小如中青宝、汤姆猫,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着建设或者融入元宇宙。
文章插图
马杰将元宇宙总结为七大产业链,其中包括了体验(游戏、社交、电竞、视频、购物)等,这是与C端联系最紧密的一个产业链,也是包括中青宝、汤姆猫们在内的,企业参与密集度最高的地方。
除此之外,还需要非常多的产业一起发展,才能真正构筑起元宇宙的世界。
每个领域的创业者、企业都从自己的角度和位置出发,去理解和建设元宇宙。对于目前阶段的元宇宙来说,最适合的形容就是“盲人摸象”。
这个过程与互联网的建设过程颇为相似:高大上的苹果商店、Ins和Tiktok是互联网;贴近生活的美团和饿了么也是互联网;王者荣耀和一刀99级的换皮山寨游戏也是互联网;甚至于那些见不得光的网络赌博平台,也同样是互联网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中青宝和汤姆猫身上散发出了一些“土味”,就去对其进行彻底的否定,或者将其视为完全的炒作而加以鞭笞——它们以VR游戏为基础进行的探索,同时也成为了元宇宙浪潮中的一个水花。
如今元宇宙的建设刚刚起步,站在普通中国投资者的角度,想要去投资一些元宇宙题材的上市公司是非常困难的,真正能够靠元宇宙获得利润的上市公司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对于中青宝、汤姆猫、昆仑万维等公司的炒作,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三、过早的全面否定是思维懒惰在最近一篇关于元宇宙很火的文章中,作者用高度凝练的方式给元宇宙下了一个定义:
元宇宙=2010年代的过时技术风口+1990年代的复古科幻概念+08年次贷危机般的金融创新。
这也代表了如今舆论和部分投资机构对元宇宙的态度:
- CPU|元宇宙+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公司已投高科技超100亿,股价仅3元
- 元宇宙持续发酵,或迎“终极形态”?马斯克为何力挺脑机接口技术
- 入场券|元宇宙世界的“入场券”?市场规模将达2700亿元!这类人才太紧缺→
- meta|陈根:Meta或将发布新专利,为元宇宙助力
- 宋嘉吉|元宇宙世界的“入场券”?市场规模将达2700亿元!这类人才太紧缺
- 元宇宙都市传说01:扎克伯格的“阴谋”
- 进军元宇宙?哪吒汽车申请哪铁宇宙商标
- 技术|C端不买单,B端买单难,元宇宙真能帮助人工智能技术学会赚钱?
- |联动元宇宙!Redmik50要来了!
- 腾讯&复旦大学元宇宙报告,七大分类构造元宇宙生态,“元宇宙率”定义行业标准 | 智东西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