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玩游戏,这哥们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三 )


接下来只要把毫米波投屏器的发射端连接到主机 , 一台“毫米波Switch”就改造完成了 。
来 , 再看一眼终极成果的展示 。。。
为了玩游戏,这哥们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文章图片
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已经不能算作一台掌机了 , 只是一台可以提供低延迟高画质的便携屏幕设备 。
也正因此 , 它并不局限在PS5或者Switch的设定中 , 你可以用它连接你想玩的各种设备平台 , 然后用各种姿势随意操作 , 比如沙发上坐着累了还可以躺着玩 。
为了玩游戏,这哥们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文章图片
不过这台机器并不完美 。 由于up主受到外壳的限制 , 有很多想法不能完全实施 。
就比如屏幕的选择 , 虽然如今很多屏幕的响应时间都被控制在了10ms以下 , 可那些东西往往都是厂商配合产品的定制版元件 。
为了玩游戏,这哥们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文章图片
如果是这种DIY形式很可能不得不在配件上做出妥协 , up主翻遍了全网 , 符合尺寸的屏幕最低响应时间也达到了25ms 。
原本最不需要重视的硬件设备延迟 , 反而成了最大的短板 。
为了玩游戏,这哥们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文章图片
然而 。
这台机器虽然解决了无线串流中的延迟和画质损耗 , 但同样失去了“自由” 。
众所周知 , 毫米波拥有大带宽、低延迟的特征 , 但局限性更强 。 比如传播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 , 甚至空气中的水分都能影响它的信号强度 , 因此一般只能存在于点对点的近距离传输中 , 而且不能穿越障碍物 。
为了玩游戏,这哥们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文章图片
所以使用这台机器玩游戏想达到很好的效果 , 根本不能离开主机太远 。 如果在up主这个作品的基础上想优化这个问题 , 或许可以借助某宝的力量 。。。
比如利用HDMI网络延长器?
为了玩游戏,这哥们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文章图片
为了玩游戏,这哥们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如果短 , 还可以加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