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文物|深入分子层面 他们能找到已经“消失”的古丝绸( 二 )


去年 , 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河南汪沟遗址出土的瓮棺中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的桑蚕丝残留物 , 这也是目前世界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丝绸实物 。
免疫分析法不仅能为丝绸寻根溯源 , 还帮南海1号找到了“隐藏”货物 。
现在在网上搜索南海1号 , 还能看到某问答网站有人提问:南海1号为什么没有丝绸?
有人回答:应该有的 , 在船体泥中检测出丝素蛋白了 。
这一“正名” , 也出自周旸团队之手 。
在南海1号沉船10号舱的底部泥沙里 , 他们用免疫分析法找到了丝绸 。
南海1号是南宋时期的一艘沉船 , 船上满载陶瓷、金属器和漆器等当时流行的外销商品 。 它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实物资料和珍贵水下文化遗产 。
但是 , 既然是行驶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商船 , 船上有没有丝绸呢?
团队去取样时 , 面对的是一个空舱 , 只有舱底有些烂泥 。 就是从烂泥中 , 他们检测到了强烈的丝素蛋白的信号 。 说明这个现在看来空空如也的船舱 , 曾经可能装满丝绸 。
“当时真的很开心 , 我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是有丝的!”提起这件事 , 周旸的语气都雀跃了起来 。
以丝固丝 , 治疗丝绸文物的“癌症”
中国丝绸博物馆还有另一大绝技 , 就是修复丝织品 , 化腐朽为神奇 , 让丝绸文物“起死回生” 。
这个绝技名叫丝素蛋白接枝加固技术 。 技术的应用对象是无强度的丝绸 , 也就是一碰就碎的丝绸 。
糟朽 , 被称作丝绸文物的癌症 。 有些丝绸文物埋藏太久 , 氨基酸的化学键大多断掉了 , 会变得异常脆弱 。 “但我们是纺织品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 , 越是难的问题 , 越要攻克 。 ”周旸说 。
那么 , 能不能在微观层面 , 把断掉的化学键重新接上?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团队和浙江理工大学合作 , 研发出丝素蛋白接枝加固法 , 将小分子的丝素蛋白片段 , 放入糟朽的丝绸文物 。
“说白了 , 是同源加固 , 以丝固丝 。 ”周旸说 , 修复材料和被修复对象具有同源性 , 有利于规避用化学方法修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
修复时 , 工作人员需要找到合适的材料 , 保证丝素蛋白片段加得进去 , 黏得起来 , 形成新的化学键 。
周旸打了个比方 , 好比现在有一栋破房子 , 砖块之间已经开裂 , 露出缝隙 。 “你要修复它 , 就得搞清楚缝隙有多大 , 用哪种型号的水泥 。 ”丝素蛋白片段的大小得恰到好处 , 能够在缝隙中生长 。
每一件患上糟朽病害的丝绸文物 , 都是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 。 必须先进行各种检查 , 了解基础数据;然后专家会诊 , 为它定制治疗方案;方案定好了 , 药剂也制备好了 , 才能进入临床动手术 。
周旸说 , 他们坚持最小干预原则 , 若非必要 , 不轻易使用这种方法 。
中国丝绸博物馆修复过一件南宋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 , 它距今已经800年 。
用这一加固技术 , 他们成功“唤醒”了这件南宋丝绸服饰 。 单衣从脆弱糟朽重新变得柔软 , 如今已能够展出 , 向观众讲述800年前主人的人生 。
【丝绸文物|深入分子层面 他们能找到已经“消失”的古丝绸】“怎么强调科技在文物保护领域里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 ”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与研究领域工作了近30年 , 周旸感慨 , 很多技术 , 经过了十几年的打磨 , 才能拿出来加以应用 。 她表示 , 还需继续加强面向文物保护利用基础理论、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 这样才能产生新的技术、装备和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