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一直这么“勇敢”吗?

最近的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 , 让人感触颇深 , 一向被奉为“上帝”的消费者 , 戏剧性地被抬出了维权现场 。
对于特斯拉的众多消费者来说 , 真是寒心之举 。
而这 , 仅仅是众多安全事件的一个小小缩影 。
2020年3月 , 温州特斯拉Model3车主陈先生在停车过程中突然失控加速 , 刹车失灵 , 连续撞击十余辆车后才停住 , 车主陈先生身受重伤;
2020年6月 , 南昌一辆Model3车辆失控 , 时速突然从50~60km/h自动提到127km/h , 一路狂飙后撞上土堆翻车起火;
2020年12月 , 韩国首尔发生一起ModelX突然“失控”撞墙事故 , 酿成“一死两伤”悲剧;
······
自特斯拉品牌开创以来 , 特斯拉汽车 , 刹车失灵、无故加速、汽车失控等问题频频发生 , 一些统计数据也已清楚地展现 。
它一直这么“勇敢”吗?
文章图片
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巨头 , 特斯拉在处理问题时的表现似乎“德不配位” 。
从目前的媒体报道看 , 特斯拉车因失控造成的安全事故占90%以上 , 而特斯拉的回应简单粗暴:或者是开车的技术不行 , 或者是地不平 , 甚至甩锅充电电流不稳 , 总之车没有任何问题 。
相比于其处理问题能力 , 其处理问题的态度 , 更加低劣 , 用“傲慢”这个词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
天道好轮回 , 苍天饶过谁 。 躲得了3.15 , 终究没躲过4.19 。
对于本次女车主在上海车展控诉“特斯拉刹车失灵”的维权事件 , 特斯拉副总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的负面消息都是她贡献的 , 我们没有办法妥协 。 我们的调研显示 , 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 这可能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 。 ”
这种回答坚硬且冷血 。
我们仿佛看到了它那不屑的神情 , 反正有人买 , 你又奈我何?它忘记它卖的是要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 , 一点点的问题就可能导致人财两空的悲剧 , 难道“新产品的发展”之路 , 必须要付出“血”的代价?
在这里 , 我们见证了资本的贪婪 , 我们看到了为经济利益而伪装强硬的傲慢 。
只有在舆论滔天、上层强势介入、股价暴跌后 , 才真正触动了特斯拉那根敏感的神经 , 深夜做出姗姗来迟的道歉 , 以及全力配合的保证 。
事已至此 , 本次事件水落石出 , 似乎已变得没有那么的重要 。
也许它和其他维权事件一样 , 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人们遗忘 , 然而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 , 进而采取切实的举措 , 那么它除了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 毫无意义 。
特斯拉一直这么“勇敢”吗?是谁给它傲慢的底气?
特斯拉作为一个造车新势力 , 其企业气质里深深地烙印着马斯克的基因 , 马斯克以其开拓精神、进取精神 , 而被誉为现实版的“钢铁侠” , 但是我们现在也有理由怀疑 , 他的心是否也是钢铁做的?
它一直这么“勇敢”吗?
文章图片
不管是对媒体 , 还是对消费者 , 对市场 , 他一向非常特立独行 。 他可以有乔布斯式的风格 , 但他不能忘记了 , 他卖的不是手机 , 而是以安全为根本宗旨的汽车 。 出现任何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用户体验 , 而且关切到用户的生命安全 。
所有影响安全的问题都应该被重视 , 所有关切到消费者利益的问题都应该被心平气和地解决 , 而不是以影响其声誉、股价等利益为由 , 而遭到漠视与歪曲 , 这不是一个成熟企业应有的态度和品质 。
特斯拉对待中国消费者的态度 , 敢不敢也同样拿来对待美国的消费者?我们不需要一个不尊重消费者的企业 , 我们不需要一个眼里只有利益的企业 。 一个不尊重不敬畏消费者的企业 , 不值得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