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中国科技的家底是什么?( 三 )


如同一个大家庭有10个孩子 , 10家长期基石企业各有特点 , 各自独当一面 , 都是智慧产业、数智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石 。 如何重新理解他们的价值、发挥他们的作用 , 是智慧科技产业发展、数智经济布局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 。 这方面我有一个新的提法、观点 ,智慧科技产业内部及其与数智经济之间其实存在着两个非常重要的循环 , 我把它们称之为“新IT的双循环” 。双循环的第一个循环 , 是创新与创新扩散的科技循环 , 这个循环在第四产业内发生、进行;双循环的第二个循环 , 新IT企业为各行各业融智赋能的数智化循环 , 这个循环在第四产业与其它三个产业之间、第四产业内部进行 。 数智经济的这两个循环 , 是解决科技创新点面突破、技术研发与产业市场接力、生态化发展的关键 , 也是科技中国在与全球科技产业市场数智共生、协同发展过程中由大到强的关键 , 更是中国经济千行百业繁荣兴盛、绿色发展、共同发展的关键 。 而这个历史过程 , 正在由企业尤其是第四产业的基石企业通力完成 。体量就是容量 , 供应链采购带动国内IC产业技术进步 , 万亿采购带动万亿产业 。 预计华为2021全年营收5500-6000亿元左右 , 京东方2200-2500亿元左右 , 上海华虹集团合并收入170-200亿元左右(中芯国际270-300亿元) , 比亚迪1900-2000亿元左右 , 联想4500-4800亿元左右 , TCL2500亿元左右 , 海尔3000-3500亿元之间 , 腾讯9000-9500亿元 , 阿里7200-8000亿元左右 , 百度1200-1400亿元之间 。 头部企业规模如此之大的万亿营收 , 除了经济增长贡献意义、就业意义、税收意义 , 另一个被忽视的重大意义在于其供应链、产业链采购价值 。 智能设备的形态已经非常繁多 , 各类传感器使用量增长迅速 , 每一种智能设备涉及到的元器件已经远不止CPU , 仅就千亿规模的MEMS传感器技术产业而言 , 近些年在采购带动下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一半左右的市场 。 上游企业对下游供应链的需求 , 在元器件采购之外 , 还有IDM、OEM、ODM等多种需要 。 比如联想集团 , 其营业收入抛去利润、税收、制造、运营费用之后 , 剩下的所有费用(同时也是占比最高的费用)几乎都是面向供应链的海量采购 。由于采购量较大、生态关系紧密 , 联想进而投资了数十家集成电路方面的元器件、芯片企业 , 不完全统计 , 仅芯片方面 , 就陆续投资了寒武纪、思特威 、芯驰、飞腾、摩尔、沐曦、京微齐力、黑芝麻、昂瑞微等20多家企业 , 其中已经有不少上市或在上市进程中的优秀独角兽企业 , 知名度较大的比亚迪半导体也在其投资之列 。 华为的采购近些年对国产显示屏、存储、功能芯片的带动作用也是相当明显 , 华为也以非常大的力度加速投资了供应链有关的为数较多的IC企业 。 国内IC企业 , 通过获得投资、进入大厂的产品服务供应链 , 完成了创新与创新扩散之间的价值循环 , 这对于尤其处于起步阶段的“补短板”技术项目 , 输血、回血效应较为明显 , 非常关键 。新IT企业为各行各业融智赋能的数智化循环 , 作为双循环的第二个循环 , 显著表现在三个方面:企业赋能、个人赋能 , 重点工程的超级赋能 。 为各行各业融智赋能 , 将1亿多市场主体“武装”起来 , 助力其共同发展 , 而不是进行生态围合最终被改编;帮助行业大企业提高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 , 在各自领域发挥母舰作用;通过可订阅式的技术服务等 , 降低部署成本 , 帮助中小微企业聚拢起资源、运用好流量、重拾活力、提高效力 , 在各自的跑道上创新前行 。 帮助中小微企业成为真正的长尾经济而不是被日益边缘化甚至扫出市场 , 对于经济活力、创新生态、社会就业的意义都非常重大 , 这也是走出内卷的一种可能性 。双循环的第二个循环 , 长期基石企业的基石作用最为显著 。 而且透过10家企业 , 我们看到的不是竞争 , 而是分工协作、各自独当一面、从不同角度发挥重大作用 。 联想在直接面对各行各业企业、亿万用户方面更具规模和通道效应 , 服务最多的行业客户 , 赋能最多的中小微企业 , 过去是信息化时代的顶梁柱 , 现在是智能化阶段的重要基石 。 华为在解决产业后方的一些关键问题 。 京东方、华虹、比亚迪、TCL为各方输送产品技术要件 。 而最终联想、华为、海尔、TCL使得元器件及最终产品走向全球 。种子基石与基石潜力企业 , 产业链下沉、生态化展开 , 未来新希望 长期基石企业之外 , 还筛选了10个产业要地的20家种子基石企业 , 另外10个产业要地的30家基石潜力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