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营收与用户齐跌,唯品会困在“特卖”里( 二 )


日益“抠门”的唯品会 , 对用户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
货品焦虑 , 品类拓展面临瓶颈 来自Questmobile的一个数据是 , 2022年11月11日这天 , 有100个人打开唯品会 , 但只有17.5个人真正付款成交 。 与之相对应 , 淘宝的支付页调起占比接近50% , 拼多多低了不少 , 但也超过30% 。
过去 , 唯品会就是靠着大牌正品、深度折扣 , 以限时抢购刺激转化 , 而双11的这个数据说明 , 至少在大促阶段 , 唯品会的货品及其价格 , 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太够 。
先说货品 。 2021年 , 与唯品会合作的品牌超过2.5万个品牌 。 《天下网商》发现 , 基于“买手制”选品的唯品会 , 品牌SKU(存货单位)数有限 。 如唯品会服饰头部品牌波司登的SKU数为576个 , 而波司登天猫旗舰店在售的SKU有近千款;与此同时 , 品牌的旗舰产品、年度新品等也较少出现在唯品会上 。
再说价格 。 以过季款、库存款为主的唯品会 , 产品价格分布整体位于低段 , 但与天猫等平台相比 , 在店铺及平台日常活动频繁的情况下 , 唯品会部分商品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 广发证券研报曾指出 , 太平鸟在唯品会渠道的定价与其他电商平台差距不大 , 甚至会出现唯品会售价高于天猫促销价格的情况 。

作为品牌特卖垂直电商 , 唯品会的品类天然受限 , 以库存最多的服饰行业为主 。 到2021年 , 唯品会的收入中 , 男女服饰占比最高 , 超过三成 , 其余还有超市百货、护肤美妆、运动服饰及产品、鞋包、家居用品、母婴产品 , 收入占比差距不大 , 在7%-14%之间 。
沈亚多次在财报会议上提到 , 唯品会希望提升非穿戴类产品 , 比如3C数码 。 但这类产品渠道价格坚挺 , 唯品会的议价空间有限 。 例如唯品会上销量第一的iPhone 13 , 128G版本售价4899元 , 256G版本售价5699元 , 而在阿里自营的喵速达电器官方旗舰店 , 其售价分别为4798元和5698元 , 都低于唯品会 。
唯品会过去是靠处理库存产品打下一片天 , 但如今 , 直播电商承担起很多品牌清库存的职能 , 服饰是核心品类 , 且直播间的价格也不逊于唯品会 。
蛋糕被硬生生分走一块 , 唯品会又将目光投向品牌定制产品 。 两年前 , 沈亚曾透露 , 唯品会“有两位数比例”的商品是定制特供 , 平台会为特供商品给予流量扶持 , 其毛利率与普通商品相同 , 但性价比会更高 。
所谓商品力 , 包含的独特性绝不仅止于价格这一个元素 。 例如世界五百强美国TJX公司 , 以折扣店起家 , 通过供应商为其定制的商品 , 利用规模优势 , 从此前专门处理尾货拓展到应季商品的采购 , 摇身一变 , 成为平价百货之王 。
显然 , 唯品会还要为定制商品找到更多的附加值 。
接连错失风口 , 第二条增长曲线在哪? 成立14年 , 唯品会刚刚迈过千亿营收大门不久 。 两位创始人沈亚和洪晓波都是70后 , 都是浙江温州人 , 从通信外贸行业起家 , 注重稳健经营 。 从唯品会近年的路子看 , 其发展遵循的是“牺牲规模换利润”原则 。
唯品会两位创始人 , 沈亚(左) , 洪晓波(右)
一个例证是 , 互联网行业爱烧钱 , 但唯品会早在9年前就实现盈利 。 做品牌特卖电商利润不高 , 唯品会毛利率常年维持在20%上下 。 最近一年 , 唯品会在营收一路走低的情况下 , 依靠“降本增效” , 居然实现了净利率的节节攀升 。 今年三季度 , 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 , 唯品会净利润为16亿元 , 同比增长55% , 是财报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
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 , 唯品会连续40个季度的净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