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2014年,董明珠断言北大硕士张天一的米粉店干不长,如今他怎么了

董明珠|2014年,董明珠断言北大硕士张天一的米粉店干不长,如今他怎么了

文章图片

董明珠|2014年,董明珠断言北大硕士张天一的米粉店干不长,如今他怎么了

2014年 , 董明珠断言北大硕士张天一的米粉店干不长 , 而张天一却用8年时间 , 有力地回答了董明珠 。


张天一 , 1990年出生于常德 , 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湖南伢子 。

2014年从北大毕业后 , 当看到毕业生们 , 为了有限的几个就业岗位 , 而挤破脑袋时 , 他不想屈服于现状 , 他想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 那就是与同学一起合伙创业 。


好比看到北京三环上下班高峰的拥堵时 , 有人选择继续等待 , 但张天一就不一样 , 他会选择绕道 , 也就是“不走直线 , 走抛物线” 。


你们开车 , 我就骑自行车 , 你们还堵在路上时 , 我已经早早到达了目的地 。


这年12月 , 张天一作为北大硕士 , 选择卖米粉 , 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广大热议 。


在央视《青年中国说》上 , 张天一被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痛批 , 认为他不该卖米粉 , 而应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 有更好的发展 。


但张天一却仍然坚持初心 , 他认为就应该趁着青春 , 去做更多的尝试 , 只有不断试错 , 才知道哪个更好 。


那么 , 为什么他选择米粉作为自己的创业产品呢?


张天一与自己的三个同学合伙 , 凑齐了10万元 , 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米粉店——伏牛堂 , 主营自己老家湖南常德的牛肉米粉 。


因为他想把家乡的特色米粉带到北京 , 让北京人也能吃到正宗的常德米粉 。


当然 , 他选择常德米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看到了2013年餐饮市场的火爆 , 而且主要是以散客为主 。


除此之外 , 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 , 要做一家与麦当劳等国际连锁餐饮品牌相类似的品牌 , 能在流程上标准化复制 。


综合以上几点 , 让他下决心选择常德米粉作为自己的创业产品 。


在这创业的8年间 , 张天一又付出了哪些努力呢?


首先 , 从原料配发开始着手 , 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


在开始准备创业时 , 他回到老家常德 , 吃遍了常德大街小巷的每一家米粉店 , 挑选最正宗的米粉配料 。


期间 , 他虚心求教 , 不断改进 , 甚至将自己做好的米粉 , 请常德知名的米粉店主厨品尝、打分、提意见 。


终于 , 张天一选定了适合自己产品发展的米粉配方 。


其次 , 创业期间遇到问题 , 及时想办法解决 。


在第一家店开店短短三个月内 , 凭借互联网的优势 , 张天一的米粉便有了惊人的销量 。


后来 , 一群年轻人又大胆尝试 , 不断创新 , 硬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 把自己的米粉店 , 发展到了一个拥有20万社群用户的品牌 。


对产品的不断创新与精进 , 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差异化服务竞争优势 。


在这过程中 , 他也遇到了很多企业都会面对的招人难、培训难、留人难的问题 。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 , 他找到了能让员工感受到工作的尊严与价值的一面 。


那就是让员工上班的同时 , 还能积极参与游戏打卡 , 获得属于员工自己的升级奖励 。


这些奖励包括休假、店里相应的商品 , 或是与老板聊天的机会 。


店员的积极热情 , 不仅增加了回头客 , 还为他后期的招工带来了良好的影响 。 一部分员工都是从最先的顾客 , 主动加入他的员工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