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张玉玲
近日,2020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园授牌 。98家园获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名)和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在本次发布的市级公园名单中,既有首钢、798艺术区、751时尚设计广场等传统知名城市文化地标,也有E9创新公园、首创朗公园、北京广场、龙符寺文创公园等新型线上名人打卡 。
这些文化产业园不再是简单的“二房东”“物业”模式下的“瓦经济”,而是与工厂、校园、邻里、社区等融合,实现“多功能”发展,深度融入商业业态,升级为“服务经济” 。通过各种增值服务,如版权服务、技术支持、创业孵化、投融资、法律政策咨询等 。既支持园区企业成长,又打通产业链形成生态圈,促进文化产业要素有序集聚、高效集约利用,助力高质量发展 。
园区+厂区,文化创意奔涌
【北京创意产业园,诚达创业产业园】798将工业遗存与科技、时尚、艺术、文化紧密结合,体现了当代文化的创新活力 。20世纪50年代的红砖厂房依然如故,但其内容和产业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的管道和电子设备在流动,而现在的创意和艺术在流动,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体验,堪称园区运营者学习的生动“教材” 。
如果说798是第一代公园的代表,那就是美术馆、画廊、艺术工作室等艺术区的必备要素;那么它的邻居751公园将会有所不同的发展,成为以创意设计产业为中心的第二代公园的代表 。这座由前民主德国在“一五”期间兴建的大型工业工厂,现已改造成“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 。
751文化公司总经理张也完成了像这个老厂一样的转型跨越 。他说,以前管理工厂流程,现在进入时尚行业,每年见证500多个国际展会和高端品牌的新产品发布活动 。在这里,他实现了展示、发布、交易的集聚和双创孵化,形成了覆盖服装、建筑、家居、汽车、大数据、智能硬件等品类的以时尚设计为导向的产业基地,服务实体经济 。
有数字编码的公园,比如798、751、768、E9,都代表着工业时代遗迹的重生 。这次公布的市级公园中,60%是老厂改造的公园 。老厂区变成了文化园,第二产业进入了第三产业 。园区形态的变化集中了首都产业的变化,不再是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而是创新和创造力的激发,有助于支撑首都经济的创新发展,构建“精致”的经济结构 。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98家市级园区文化企业实现总收入7828.14亿元,缴纳税收总额286.24亿元,实现户均收入10669.4万元,约为北京市文化企业平均水平的10倍 。可见,入选园区整体发展优势明显,对北京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大 。
园区+校区,文化科技活跃
清华科技园位于海淀区清华大学东南角,是清华大学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园区集聚了搜狗、中文在线、蒂奇影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行业知名企业,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孵化服务 。是产学研合作共建文化产业园的成功案例,也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典型园区 。
中国传媒大学西校区东易国际传媒产业园位于“传媒园区”内,重点打造临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平房园区负责人赵伟表示,希望利用北京电影学院的影视和人才资源,不仅要深化电影拍摄、节目制作、产品发布、教育培训等传统领域,更要积极融入短视频制作、互联网直播等新业态,发展新兴的“商业型产业”,积极谋求产业转型升级 。
发挥高校、院所等智力资源优势,通过专业版权服务、技术支持、投融资服务,有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园区与校园结合,孵化创意企业,培育中小企业,壮大骨干企业,培育更多文化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推动园区提升核心竞争力 。2019年,98家市属园区文化企业平均劳务输出268.09万元,约为北京市文化产业平均劳务输出的2倍,比同期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平均劳务输出高出6.89个百分点,体现了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 。
;">园区+街区,文化消费迸发
古老的隆福寺街区获得新生,这片兴起于明代的商业区,在近60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北京最受瞩目的商业中心之一,但进入21世纪后,这个区域却在沉寂和落伍 。近两年,这里开始了风貌改造和业态提升,新增的美术馆、艺术影院、文创店、咖啡馆和创意书店,增加了文化消费的氛围,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文艺新坐标 。
像隆福寺文创园一样,北京坊、嘉诚胡同创意工场是街区也是文化园区,承担着老旧城市街区的创意改造,成功培育出市民喜爱的“酷玩空间”“网红店”和“打卡地”,丰富了文化消费的体验场景,也为文化企业提供品牌展示平台,增强了园区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
过去的园区发展比较粗放,运营方以低价拿房、低成本改造,以最快的速度出租,园区运营方就是物业运营方 。现在要承担“空间+内容+运营”的文化运营功能,园区和街区结合,生产直连消费,充分掌握消费需求和消费意愿,优化产品设计,形成生产—消费—再生产的产业闭环,既激发文化消费,又完善文化产业链、创新链,推动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
园区+社区,文化生活多彩
寸土寸金,在珍贵的空间中应该承载什么文化内容?郎园Vintage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北京CBD核心区,为丰富周边市民文化生活,在有限的空间里挤出20%的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城市书房、演艺空间、艺术中心、私人图书馆、文艺咖啡厅、白领休闲吧、主题花园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24小时服务于园区企业和周边社区,每年举办数百场文化活动 。还充分利用大数据和高科技手段建设智慧园区,分析市民文化喜好、精心匹配文化产品,推动园区与社区融合发展 。
过去的园区是封闭的,现在扩大开放性和参与性,提供多彩的文化产品,丰富文化生活,让更多市民共享文化成果,提升幸福指数,这就是文化园区区别于其他园区的特点和灵魂之所在 。
据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磊介绍,在市级园区认定标准中,要求文化产业园区要以社会效益优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公共文化服务成为重要指标,园区公共文化空间或择时对公众开放,或与社区共建文化空间,努力追求产城融合、服务周边群众 。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表示,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产业园除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载体,还必须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大考,北京市修订实施市级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落地市级园区“服务包”,推动17条市级“普惠式”服务举措和27条区级“定制式”服务,多措并举支持园区运营管理机构应对疫情影响实现健康发展,引导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贯通发展,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 。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6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