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双十一“惨淡收场”,电商巨头集体沉默,释放了哪些信号?

美团|双十一“惨淡收场”,电商巨头集体沉默,释放了哪些信号?

文章图片

美团|双十一“惨淡收场”,电商巨头集体沉默,释放了哪些信号?

文章图片

美团|双十一“惨淡收场”,电商巨头集体沉默,释放了哪些信号?

文章图片


“双十一”是由阿里巴巴最初打造的一个后续节日 , 随着电商浪潮席卷全国 , 这个节日也渐渐为人所知 , 这不仅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次狂欢 , 对于众多的商家来说也是一次收割金钱的好机会 。

然而今年的“双十一”却格外的诡异 , 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不说 , 各大电商巨头一反常态 , 不再公布销售数据 。 电商巨头的集体沉默 , 预示着今年的“双十一”已经惨淡收场 , 这次显得有些失败的“双十一”背后 , 到底释放出什么信号?
一、 购物狂欢双十一最早起源于2009年 , 由阿里巴巴一手打造 , 最初的名称叫做“光棍节” 。 由于早期移动互联网并没有在中国得到普及 , 电商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词汇 , 第一届“双十一”淘宝全天销售额只有5000万 , 是一个显得有些惨淡的数字 。

当智能手机掀起手机行业的一场革命以后 , 电商发展浪潮随即开启 , “双十一”在阿里巴巴的造势下彻底成为了一个购物狂欢节 。 此后双十一当天 , 各大平台都会举办盛大的晚会 , 天猫双十一晚会更是群星云集 , 更由泰勒·斯威夫特、斯嘉丽·约翰逊等一众全球知名明星做嘉宾 。
双十一的成交额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地攀升 , 至2021年天猫双十一成交额达5403亿的高潮 。 与第一次相比 , 这个数字在12年的时间里翻了10806倍!去年的双十一 , 京东平台也取得了3491亿的历史最好成绩 。

然而今年的“双十一”却显得格外诡异和冷清 ,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 冷清的“双十一”往年只要11日当天0时的时间一到 , 各大电商平台就会公布今年的双十一“成绩” 。 今年各大电商平台却一反常态 , 选择了集体沉默 , 并没有公布销售数据 。 对于这一结果只有一种解释 , 那就是今年的“双十一”销量数据太过惨淡 , 众多巨头根本不敢公布 。
此前有一组数据指出今年双十一的全网成交额仅为5571亿 , 较去年下跌了73% 。 但随即这组数据也遭遇了质疑 , 有人指出这或许只是双十一当天的成交量 , 并没有反应出前一个星期预售期的数据 。

各大平台虽然没有直接公布数据 , 但却做出了一番扭扭捏捏的表态 。 天猫方面表示今年的数据基本上和去年持平 , 京东方面则称今年的销售数据创造了新的增速 。 到显然这样的表态堵不住人们的怀疑 。 “惨淡收场”的背后 , 到底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三、 释放信号首先一个信号就是众多电商巨头的市场增长乏力 , 电商平台发展到今天 , 早已不是一个什么陌生的产物 , 该挖掘的市场已经差不多了 , 各大平台都面临增长乏力的问题 。 并且随着线上渠道开始成为主流 ,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成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 , 这会很大程度上分流电商巨头的客户基数 。

其次一个信号就是老百姓没钱了 ,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口罩事件”的影响 , 加上今年地区燃起的战火对我国进出口两端的打击 , 中国经济在2022年的承压明显加重 。 大环境如此 , 个人是没有办法抗衡的 , 收入端遇到阻力 , 普通人自然就会生出节流的想法 。
最后一个信号是对中国经济而言 , 电商平台集体沉默 , 惨淡的“双十一”揭露出一个鲜明的信号 , 中国整个经济体内的需求力量在衰减 。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 上半年我国人均消费支出为11756元 , 剔除掉价格因素以后实际增长率只有0.8% , 这样疲软的消费增长趋势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