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疗迸射发展新活力(“小巨人”的进击之路②)

生物医疗迸射发展新活力(“小巨人”的进击之路②)
文章图片
车间的工作人员正在生产试剂 。 圣湘生物供图
生物医疗迸射发展新活力(“小巨人”的进击之路②)
文章图片
研发人员在进行动物病理切片分析 。 博辉瑞进供图
生物医疗迸射发展新活力(“小巨人”的进击之路②)
文章图片
SIS材料腹股沟疝生物补片 。 博辉瑞进供图
生物医疗迸射发展新活力(“小巨人”的进击之路②)
文章图片
钛米医疗废弃物转运机器人 。 钛米机器人供图
生物医疗迸射发展新活力(“小巨人”的进击之路②)
文章图片
在上海市东方医院 , 患者自助操作钛米病房服务机器人测量血压 。 钛米机器人供图
从2019年开始 , 国家工信部陆续公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 这些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突出 , 拥有自主创新的硬核技术和产品 , 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 其中 , 生物医疗类中小企业近年来在政策、科技、人才等因素的驱动下高歌猛进 ,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更是逆势而上、表现亮眼 。 小巨人们不仅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 成为细分赛道的翘楚 , 还加快了国际化步伐 ,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 既增强了自身技术、产品竞争力 , 也为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提供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 , 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
创业 , 打破国外医疗垄断
“想为国家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 这是我当初回国创业的初心 。 ”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回忆道 。 2008年 , 戴立忠放弃国外优渥待遇回国创业 , 在家乡湖南创立了圣湘生物 , 带领团队进军生物医疗领域 , 研发集诊断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为一体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
“很多重大疾病能够通过分子诊断技术进行早预防、早治疗 , 可当时国内的诊断技术较为落后 , 而且许多医疗产品依赖进口 。 ”戴立忠讲起当年创业的背景 , “以医疗器械行业为例 , 国外巨头占据我们约70%的市场 , 在高端医疗设备方面甚至占到80%以上的市场份额 。 部分外企垄断价格 , 进一步抬高了老百姓的看病费用 。 ”
戴立忠希望运用所学的生物科技知识和工作经验 , 让老百姓真正用得起、用得好先进的医疗检测服务 。 回国创业第二年 , 他就带领团队推出了第一个国产高敏肝炎核酸检测试剂 , 灵敏度比当时同类产品提高50-100倍 , 填补了行业空白 , 实现进口试剂替换 。 此后 , 圣湘生物在分子诊断领域继续上下求索 , 越战越勇 。
同样怀揣着使命感 , 曾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外科医生赵博 , 在2012年创立了博辉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提供覆盖临床外科的再生医学材料和植入性医疗器械解决方案 。
赵博从事腹部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长达15年之久 , 主要诊疗的领域是胃癌和肠癌 。 当医生时 , 他每年都要完成上百个病人的手术 。 每完成一台手术 , 看到病人渐渐康复 , 赵博都打心眼里高兴 。
“然而为病人做手术所用的生物材料补片与器械 , 超过90%都是高价从国外进口 , 这直接拉高了手术成本 , 致使很多病人因高昂的手术费而陷入困境 。 ”赵博谈到 , 在临床工作中 , 职业的敏锐让他深深体会到再生修复是外科的发展方向 , 实现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具有重要意义 , 这既能减少病人的身体疼痛 , 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由于高额费用带来的心理负担 。
说干就干!从哪儿入手呢?赵博瞄准了SIS生物材料 。 据业内人士介绍 , 该材料来源于猪小肠粘膜下层组织 , 适用于人体软组织再生修复 , 具有生物相容性高、生物可降解和可吸收等优点 。 长期以来 , SIS生物材料的生产和制备工艺均被国外垄断 。 早在2007年 , 赵博便自筹经费启动了该材料平台的自主研发 , 博辉瑞进成立后 , 他带领团队正式踏上了SIS生物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