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科创板新股前瞻|云从科技:最年轻的“AI四小龙”,靠什么冲击科创板?

1950年,随着全世界第一台神经网络计算机,由马文·明斯基与其同学邓恩·诶德蒙一起制造,人工智能时代的序幕正式拉开。六年后的达特矛斯会议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名称和任务被明确,也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
我国的人工智能领域随着十年前的旷视、依图、商汤和云从陆续成立,被市场称为“AI四小龙”,开始获取越来越多的关注,截止今年8月底,四家公司总的融资规模超过50亿美元。其中的云从科技已经过会并向上交所提交注册,看到了上市的曙光。
从研究院到云从科技,发力人机协同
提到云从科技便不得不提其创始人周曦,本硕都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分别在IBM TJ Watson研究中心、微软雷德蒙总部研究院、NEC美国加州研究院,积累了自己的研究经验。
2011年,周曦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的身份引进回国,之后获得多个研究机构的支持,创立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智能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的理论和产业应用。通过大规模动态人脸识别、海量视频语义检索、人机协同与网络化视频事件推理等核心技术,研发出国内首套人脸识别支付系统、人证合一人脸验证系统。
2015年,周曦创立云从科技,公司由中国科学院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孵化而成,创立之初的周曦便开始考虑人机智能的关系,寻找人机交互的最优解。作为目前人机交互的视觉入口,云从科技在人脸识别方面贡献较大,成为人脸识别远程开户国家标准的起草和指定单位,同时参与人工智能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
2018年,周曦就曾说过,从一个AI平台企业,到推动整个行业,再到搭建整个生态需要经历学术研究、行业验证、商业落地、行业平台、智能生态的五个步骤。而云从科技要将布局的生态做成闭环,达到实战的目的,并能全面助推以解决各种的问题。
现在的云从科技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以及行业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公司,专注于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外加各行业智慧化转型的升级。
人机|科创板新股前瞻|云从科技:最年轻的“AI四小龙”,靠什么冲击科创板?
文章插图
技术水平方面,云从科技拥有优秀人才组成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通过不断创新掌握了核心技术,完成智能感知到认知、决策的核心技术闭环。自主研发了包括跨境追踪、3D结构光人脸识别、双层异构深度神经网络和对抗性神经网络技术等,都达到业内领先水平。其中的跨境追踪(ReID)技术拿到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冠军;3D人脸重建、OCR、语音、机器阅读理解等技术,刷新世界权威数据集的记录;深度学习、视觉识别等也在顶级学术会和期刊上发表。
报告期内,云从科技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多,2018至2020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48亿元、4.54亿元以及5.7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30.61%、56.25%以及76.59%。截止2021年6月30日,云从科技和其子公司共拥有258项专利,包括93项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以及113项外观设计专利。
人机|科创板新股前瞻|云从科技:最年轻的“AI四小龙”,靠什么冲击科创板?
文章插图
业务布局方面,云从科技逐步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实现完善的应用落地。其中的智慧金融已经覆盖超过100家银行,包括六大国有银行在内;智慧治理的产品和技术运用于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政法、学校、景区等场景;智慧出行已经在上百座民用机场上线,包括我国十大机场中的九座;智慧商业使用在汽车展厅、购物中心、品牌门店等众多场景。
随着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落地运用,云从科技确认收入的项目数量也由2018年的648个,大幅度增长至2020年的2256个。2018至2020年云从科技的收入分别为4.83亿元、7.8亿元以及7.51亿元,其中2018和2019年的收入同比增长分别达到655.77%和61.71%,而2020年的收入同比下降3.76%,公司也在招股书中解释为受到疫情的影响,使得业绩增速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