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征信被念“紧箍咒”( 三 )


这一要求确定了数据主体 , 也给交易方式划了红线 。
大数据征信被念“紧箍咒”
文章图片
中国互联网公司一个很大的问题是 , 总想把所有钱挣了 , 挣了房贷的钱 , 还要挣理财的钱 , 挣了征信的钱 , 又想挣查数据钱 。 挣了支付的钱 , 又挣收单的钱 , 他们称之为闭环系统生态 , 其实无非是“利用数据垄断优势 , 阻碍公平竞争 , 获取超额收益” 。 后来监管出手打击 , 给他们换了一个名字叫:垄断 。
中国金融科技创业者喜欢夸大大数据征信的作用 。 在欧美 , 大数据被称为替代性数据 , 他是传统征信数据的补充 , 在中国 , 由于央行征信数据的不完善 , 大数据被拔高到“德不配位”的地步 。
2014年 , 美国国家消费者法律中心发布一篇《大数据 , 个人信用评分的大失望》的文章 , 揭露大数据征信公司的信息错误率高于50% 。
大数据风控或征信目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是 , 它的有效性未能经过信贷周期或经济周期的验证 。 大数据的算法“偏好”和数据局限性 , 也未经过风险的洗礼 。 越是扩大大数据征信的应用越有潜在风险 。
无论征信或大数据征信 , 在于预判违约问题 , 违约有主动违约和被动违约 , 通俗的话讲就是“有钱就是不还”和“想还就是没钱” 。 市场扩张期 , 征信约束力来自人们对预期看好的追涨 , 而不愿违约牺牲前景 , 但在收缩期 , 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 如策略性违约 , 即当违约成本低于还款成本时 , 权衡后选择违约 。
当风险来临时 , 一切风控或征信 , 都将被架在火上烤 , 就看到时是炼金还是烤糊了 。
*如果好看 , 就点个“在看” 。 或加个“关注”吧
大数据征信被念“紧箍咒”】新金融洛书
大数据征信被念“紧箍咒”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