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电视|小米三季报:手机不振,汽车加码( 二 )


从增长角度来看 , 小米IoT硬件的增长打破了过去几年表现出来的的周期性 。 原本小米IoT硬件呈现Q1-Q4-Q1依次递增然后骤减的周期性 , 但是2022年周期中Q1-Q3的增长相当不顺 , 甚至还在这个季度产生了环比下滑 。 本季度 , 除了智能大家电(包括空调、冰箱和洗衣机在内)以外 , 其他单品收入都比较低迷 , 小米主要涵盖电视和笔记本的“主要IoT产品”营收同比下滑了18.3% , “其他IoT产品”营收同比下滑4.2% 。
而“毛利升”则与大屏IoT产品的逆势增长 , 以及上游供应链的采购价格变化有关 。 一方面 , 小米的智能电视全球出货量逆势上升达到了330万台 , 同比增长9.3%;另一方面 , 大屏产品相关的面板采购价格正在不断下降——二者一个从收入端、一个从成本端 , 共同释放了大量毛利 。
与此同时 , 需要注意的是 , 这种“收入降、毛利升”的奇特现象具有偶然性 。 在需求恢复尚不明朗的局势下 , 智能电视面板第三季度出货量已经降至历史低点 , 全球TV面板厂商预计普遍亏损 , 这种情况下面板价格还有多少向下浮动的空间引人深思 。 但很明显 , 小米从成本端推动毛利产生的增益开始消退 , 这对硬件业务本就不振的小米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 压力将在第四季度显现 。
互联网服务彰显韧性
在小米多项业务中 , 最值得说道的一点是 , 占小米总收入10.0%的互联网服务 , 在本季度实现毛利50.9亿元 , 占总毛利的43.4% 。 也就是说 , 在硬件业务不振的另一边 , 是远未发展成熟的软件业务 , 撑起了小米利润的半边天 。
这种收入与毛利不成比例的现象 , 主要是因为小米一以贯之的“硬件+软件”的经营理念 。 这种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一方面通过高性价比的硬件吸引消费者并加强用户粘性 , 核心为“手机×AIoT”战略;另一方面通过高毛利的增值服务来获取利润 , 核心为各种2B和2C的增值服务 。
在这个模式推进的过程中 , 硬件机器本身作为用户粘性保障的同时 , 为后续软件服务提升使用体验留下了入口 , 极大地降低了获客成本 , 因而也就极大地提高了毛利率水平 。 就此而言 , 相较于营收端的低迷 , 有着庞大存量的小米IoT生态发展态势良好 , 基于此的软件收入受到的影响也显著轻于硬件(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7% , 降幅虽小 , 但不能说没有) 。
在硬件用户端 , 小米全球MIUI月活用户再创新高 , 同比增长了7810万人达到了5.64亿 , 其中国内MIUI月活用户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增长 , 达到了1.41亿 。 另外 , 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数量达到了5.58亿 , 同比增长了39.5% 。
在软件收入端 , 小米互联网营收下降幅度明显好于市场大约60亿元左右的预期 。 其中广告服务收入在第三季度收入47亿元 , 同比下滑0.8% , 主要是第三季度手机出货量下降影响了预装广告的收入;游戏收入则在游戏市场整体下滑25%(伽马数据)的情况下 , 实现了逆势增长 , 同比增长1.8%至10亿元 。
从软件服务与硬件方面的表现对比来看 , 占据硬件入口的确能够有效增强抗风险能力 , 小米的互联网服务在广告、游戏市场大盘均下滑的时候 , 展现出了更强健的韧性 。 但可惜的是 , 小米互联网服务营收对整体的影响仍旧有限 , 因而还没有办法力挽狂澜 。
造车意志依旧坚决
硬件业务乏力不振、软件业务还需打磨 , 小米左右承压 , 对于破局和第二增长曲线的渴望令其选择继续重仓智能汽车 。 这从小米对待三项费用的态度即可管中窥豹:小米在第三季度的费用总计102.1亿元 , 同比增长了8.7%——营收下降 , 费用却增长 , 某种程度上已经说明目前的经营难度确实在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