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特色茶吧创业计划书,关于茶的创新创业


大学生特色茶吧创业计划书,关于茶的创新创业

文章插图
倪晓颖
一片叶子,一种心情 。虽然平淡无奇,但回味隽永,那就是茶 。
仲夏寻茶 。在杭州鱼谷路旁的树荫下,采访人员推门走进“你我茶燕” 。
我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国家级茶艺师倪小英面对面坐着,端上两杯清龙井茶 。在慢啜过程中,采访人员还品尝了女茶人的茶语和茶事 。那些年,与茶有关的命运和故事,都随着龙井茶的清香而散落 。
不久前,倪晓颖的茶艺大师工作室在浙江财经学院挂牌 。接触茶40年,倪晓颖离不开茶:孜孜不倦地学习种茶,学着炒茶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询问茶,心无旁骛地寻求茶艺……茶,一片小叶子,对她来说,既是事业,也是人生 。
大学生特色茶吧创业计划书,关于茶的创新创业

文章插图
用茶的内涵传播文化
穿着嫩绿色的外套,手里拿着一个墨绿色封面的笔记本,倪晓颖生活中最有元素的就是绿色的触感 。
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倪晓颖考入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 。“我学过茶树栽培、茶叶加工、茶叶评论和茶叶生物化学 。我最早想当老师,但后来我做了技术工作……”就这样,倪晓颖开启了一生的茶艺之恋,从基层做起在诸暨茶厂当制茶技术和品茶审查技术员 。我千里迢迢到杭州茶厂当成品检验工程师,到浙江省第一家出口茶厂当质检科长、销售科长,再到杭州第一家大众茶馆担任法定代表人 。
1997年,倪小英的企业转型 。站在十字路口,她有些迷茫,但她有一个想法,她永远不会放弃自己的专业,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茶 。
随即,倪晓颖与朋友的“你我茶吧”在杭州湖滨路开业 。无论是以“你我”命名,使用“茶吧”这个当时的新词汇,还是取一个英文名——“为你为我”,在国内都是不多见的 。40平米的小空间瞬间成名,成为当时的“新潮店” 。
“有咖啡,为什么不能有茶?我希望年轻人爱上茶,远离浮躁,爱上宁静和美好,茶能让人身心健康 。”倪晓颖说,茶吧不仅卖中国的各种茶,还卖日本茶、韩国茶、夏威夷冰茶;没想到,新磨的咖啡、啤酒和红酒也出现在菜单上 。在她看来,茶道的传承需要以包容的方式发展 。两年后,第二家“你我茶吧”也在湖滨开业,面积150平方米,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
2003年,“你我茶吧”搬到鱼谷路,倪小英更名为“你我茶燕” 。她不仅希望每个喝茶的人都有一种“燕子回家”的亲切感,还加入了自己原创的特色——燕窝 。茶和燕窝住在一个大厅里,创造了一个安静和平静的地方,这在市区是罕见的 。
沙发、地毯、西式的杯子、满是古茶诗的落地屏风、以四季命名的盒子……坐在“茶燕子”里,采访人员仍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融合 。
然而,茶馆装修时,施工队长拿着倪小英的设计图纸,怀疑地问:“这像茶馆吗?”你开过茶馆吗?”倪小英笑着说:“放心吧,我会把它开成我想要的茶馆 。"
据了解,茶馆专门聘请了广东点心师傅,每天提供五种不同类型的港式点心和甜点 。茶点每天现场制作,保证新鲜美味,还被评为杭州首批中国“五星级茶馆” 。
“你看这个泡龙井茶的茶杯是个英式茶杯 。谁说这么开的杯子不能用来泡龙井?”回顾过去,倪晓莹安静淡泊,但也有坚持和坚韧 。
;">换了宽敞舒适的地方,倪晓英还推出了“每周一茶”等公益活动,组织了一系列的读书会、诗词朗诵会、摄影作品交流会等,穿插茶人、茶事、茶情,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来互动 。

大学生特色茶吧创业计划书,关于茶的创新创业

文章插图
倪晓英(左三)向外国友人展示茶艺 。
以茶的芬芳温暖他人
倪晓英一直珍藏着一封信 。那是她在1993年写给6岁儿子的 。当年她是浙江省第一出口茶厂的质检科长,在福建一家茶厂住了40多天,每天都要对茶坯审评、定价,并参与花茶窨制 。
年轻的母亲在信中为儿子描述道:妈妈住的地方,窗外尽是芬芳的茉莉花和白兰花 。一到下午,花农们就将一筐筐的鲜花送到妈妈所在的茶厂 。工人们将鲜花和茶叶拌在一起,鲜花干了,香气却留在茶叶中,花茶就窨制好了……
倪晓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一个6岁的孩子说到茶事 。那是不经意的,由心而发的 。时至今日,她仍觉得那是一份如痴如醉的美好,是一份骨子里散发出的热爱 。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文化,是文化中最贴近生活、生活中最贴近文化的存在 。怎样让更多人了解茶、爱上茶?倪晓英还是从自己的故事说起 。
2013年,在由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茶叶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上,倪晓英为学生朱晓丽量身定制了一件茶艺作品——《寸草春晖》 。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沐浴茶香长大的齐鲁女孩,从小见外婆用茶和野菊花合药医治母亲的眼睛;为了寻茶,女孩来到杭州,在前辈茶师们手把手的教引下,走上了更宽广的茶道之路 。
静思茶道,感恩谢师,是这道茶艺的主题,表达了代代相传、知恩感恩的茶人精神 。“野山清远,东篱菊香,又到了赏菊品茶的好时节……寻茶路上,我走进这清净明朗、芬芳遍地的茶都天堂,前辈茶师像母亲一样领我走上茶路,手把手教茶艺,心连心学做人……”倪晓英至今还背得出每一句解说词,说到动情处,眼里闪着依恋之情 。
舞台上的朱晓丽轻柔、优雅、从容、有序,她把对倪晓英的茶文化传承都倾注到茶艺的演绎中,一壶一水仿佛都注入了灵气,缕缕沁人肺腑 。朱晓丽说:“茶之生命,四季春晖,静思茶道,惜缘惜福,这是《寸草春晖》想要表达的,也是我想对我的老师说的 。”
表演结束后,在后排观摩席上的倪晓英感慨万千:“这不仅仅是茶艺技能的赛事,而是茶文化内涵的诠释与表达,更是茶文化的代代传承 。它让每个茶人的青春充满芬芳 。”
也是这一次感情充沛的表演,让朱晓丽在决赛中一举获得大赛个人赛金奖(第一名) 。随后,倪晓英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并分别于2014年、2016年荣获市级和省级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称号;2018年倪晓英被授予国家级“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的称号 。“你我茶燕”也成为培养优秀茶艺师的摇篮,共培养了高级茶艺师以上资质人员50多人,年轻的优秀茶艺师挑起大梁 。
这些年,茶燕馆里记录茶事的日志一本接着一本,里面有搭配节气和茶友们一起做清明果的趣事,有带着茶香进校园的公益活动,也有母亲节当天品茗朗诵的温情……她把更多的机会交给年轻人,“成绩是年轻人取得的,我一直做的事就是传帮带 。我的团队很年轻,但她们都是资深茶艺师了,我让年轻人教年轻人,交流会更和谐 。”倪晓英说 。

大学生特色茶吧创业计划书,关于茶的创新创业

文章插图
借茶的精神触动青年
比起董事长的头衔,倪晓英更喜欢“茶叶工作者”这个身份 。
“一片茶叶的外形是相似的,但在不同时代却蕴含着不同的精神,宋代人喝出了诗意词情,清代人喝出平民大碗茶,这就是形与神的茶哲学 。”倪晓英说,她一路经营的都是茶,一路思考的也是茶,“怎么把茶传播给更多不同领域的青年人”是一直盘桓在她脑中的事 。
【大学生特色茶吧创业计划书,关于茶的创新创业】担任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秘书长,倪晓英在茶的世界中畅游不倦,她把茶看作是自己的知音挚友,坚定地成为茶文化的传播者 。
前不久,倪晓英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挂牌 。作为学校美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师工作室为学生亲近传统、了解茶的历史和文化、做茶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提供了平台 。
走近年轻人,倪晓英分享了许多和茶有关的故事 。
“每一片叶子,都来自大山,走过无数弯弯曲曲的山路,才来到城市,化作喝茶人手中的一杯茶汤 。平等对待每一片茶叶、感恩遇到的每一杯茶汤,才是对茶最大的尊重 。”倪晓英对年轻人说,“你们若是见过采茶、制茶的场景,定会明白‘半斤茶叶千滴汗’的道理,认真喝每一杯茶,都是对茶的尊重,对采茶者、制茶者的尊重,对泡茶者的尊重 。人生如白驹过隙、草露风灯,短暂得就像这片片茶叶,希望大家带着这股认真劲儿,珍惜宝贵时光,让学习和生活永远都充满活力 。”
“最好的龙井茶是会沉下去的,因为它具有丰富的内涵物质 。那么一个人呢?如果我们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不是也会在浮躁的世界里沉下去?”倪晓英娓娓道来,“以茶修身,做事先做人,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明白这个道理 。与茶为伴,或许我们会更快、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点:精神世界的丰厚,能让自己安宁沉静 。”
“茶可雅志”“茶可礼仁”“茶可行道”“茶可修身”……古人把茶当做陶冶性情、锻炼品格和思想情操的途径和方法 。面对着一张张青春的面庞,倪晓英也以茶为范,把“道”寓于品茶之中,勾勒淡泊谦和的意境,“这世间也只有茶,叶蕴奇香,遇水舍己,成为茶饮,将最美的一面留给世人,完成茶的旅程 。”
透过杯中茶叶,年轻人也逐渐懂得人生真谛 。现场聆听的一位学校茶艺社学生写下了自己的感悟:茶香四溢、苦而回甘,如同青春的味道——奋斗的过程是苦的,最终的结果是甜的 。
茶到淡处,方为至味;人到平和,更显睿智 。这是倪晓英的向往,更是她对生活的极致追求 。

大学生特色茶吧创业计划书,关于茶的创新创业

文章插图
视觉中国 资料图
【采访人员手记】
把匠心传承给更多人
现在,想要在大学校园里拜师学艺不是一件难事 。比如,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古朴雅致的金石篆刻、刻工精巧的雕版印刷、器形逼真的全形拓印、美轮美奂的富阳纸伞、婀娜多姿的中式旗袍……这些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都能在学校的“大师班”内进行拜师学艺,成为代表性传承人刘江、黄小建、闻士善、屠燕治、韩吾民等大师的徒弟 。
眼下,越来越多的技能大师,入驻高校校园,设立大师工作室,与学校一起共同培养职业技能人才 。与此同时,年轻学子们通过大师的言传身带,传承其优秀品质、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能,在实践中锤炼自己,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
大师们说,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然而,“匠心”一词,并不是技能人才的专属,它属于各行各业,有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是对工作最好的尊重 。
所以,大师们走进校园欲把匠心传承给更多人 。他们说,“热爱”是工匠精神的前提,只有全身心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行业、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在这条路上勇往直前;“拼搏”是工匠精神的本色,努力付出、不问得失,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追求精益求精,才能在这条路上发光发亮;“坚持”是工匠精神之魂,一切技艺、技术,都是靠长期实践积累得来,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
静心沉潜,厚积薄发 。时代在变,但工匠精神的核心没变:怀匠心,铸匠魂,守匠情,践匠行 。
在这个人人做事都讲究“短、平、快”的时代,“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正是抹平这种浮躁心态的“镇定剂”,同时也是支撑我们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精神力量,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