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世界顶级天文观测装置落户冷湖后|搬家!有望来青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继世界顶级天文观测装置落户冷湖后 , 又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也有望搬来青海“安家” 。 它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 , 主要用于光谱巡天 , 也就是观测来自宇宙远处的“星体” 。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通过采访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永恒了解到 , LAMOST望远镜自1996年安放在河北省兴隆县连营寨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后 , 一直承担着光谱观测、先导巡天等“任务” 。 这对中国天文事业意味着什么?赵永恒告诉采访人员 , LAMOST望远镜是中国天文学家自主创新广角望远镜 , 它所拍摄到的光谱曲线就像“指纹”识别一样可以分辨出每个星体不同的化学元素以及物理特性 , 甚至精确的体现出星体的距离、温度和密度 。 “对天文学来说 , LAMOST望远镜就是一个资源宝库 。 目前LAMOST望远镜拍摄到的星体已经接近2千万 , 这个数据是国际上其他巡天项目发布光谱之和的2倍 , 成为世界第一 。 ”赵永恒说 。
文章图片
【继世界顶级天文观测装置落户冷湖后|搬家!有望来青海】LAMOST二期正筹划着搬家!赵永恒向采访人员透露 , 今年国家天文台创新团组首席研究员邓李才团队在《自然》期刊上发表的关于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址的文章引起了赵永恒的关注 。 “优质的视宁度、世界级的观测条件、大气的恒稳定……这一些列的优质条件都满足LAMOST望远镜‘搬家’需求 。 目前 , 我们也在积极与青海省政府及省科技厅进行对接 , 加快推进LAMOST望远镜落户青海 。 ”赵永恒表示 。 同时 , 赵永恒透露如果LAMOST能顺利来到青海 , 将再提升光谱巡天能力 , 让光谱观测从千万量级达到上亿量级 , 使我国天文学发展再迈上新台阶 。
文章图片
西宁晚报采访人员:王瑞欣图片来源: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站
编辑:杨司煜
文章图片
来源:西宁晚报社
- 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 中国声谷冲刺5000亿产值
- 一加科技|16+1TB,一加10T秀肌肉,顶级4nm+5100mAh+80W
- 物联网|据说,物联网也可以称之为“一张想想的网络”,物联网世界是梦
- 我们的生活|社交正在推动“孤独生意”多元化发展,天聊将重塑用户精神世界!
- 入场券|元宇宙世界的“入场券”?市场规模将达2700亿元!这类人才太紧缺→
- 本周华为小米相继报出的新闻,让我看到中国科技公司未来发展希望
- 宋嘉吉|元宇宙世界的“入场券”?市场规模将达2700亿元!这类人才太紧缺
- 16+1TB,一加10T秀肌肉,顶级4nm+5100mAh+
- 图灵奖|中国科技团队创历史,360打破行业垄断,登顶世界最强人工智能榜
- 图灵奖|“世界最强”人工智能榜单,“中国代表队”力压群雄登顶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