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华中数控董事长陈
今年春节前夕,央视科技节“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揭晓,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荣获“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
2月中旬,陈接受了智电财经的专访 。回顾这个奖项,他感慨万千:“成功靠的更多是勤奋,而不是聪明 。”
【干数控,数控自己创业】“如果你心中有梦想,你会全力以赴去实现它 。”这是今年春节档电影《新喜剧之王》的经典台词 。陈就像《新喜剧之王》的主角一样如梦如幻 。
走出农村,进城读中学,不同层次的自考和研究生,升任教授,陈用了20多年的时间追逐自己的梦想;从执教“下海”到创业,再到完成公司股改并成功上市,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企业的“四级跃升” 。
陈说我们是美国电影里不停奔跑的“阿甘正传”,傻乎乎地一直往前跑 。
数控系统是装备制造的“母机”,其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研究、突破、创新、引领,在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陈一直走着一条艰难而执着的道路,如今效益突出,我们期待着接下来的好评如潮 。”央视科技节这样评论 。
拼命求学生涯:从实验员到博士
陈出生于湖南省游仙县 。我的父母曾经是县城的文化教育工作者,由于历史原因,他们被送到农村教书、种地 。
童年深深地印在陈的脑海里 。他回忆说,他上小学的时候,一大早就起来放牛 。特别是初中,学校实行“工学结合”:上午学习,下午干农活 。那时,他只有十一二岁 。他学会了拌泥和做红砖,半天就完成了做100块红砖的任务 。虽然很努力,陈却有着优异的学习成绩 。
1978年,13岁的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机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中学生 。在过去的三年里,他不仅学习了高中的所有课程,还学习了机械制造、刀具和工艺品的技能 。
1981年,陈被分配到国防科技大学,开始从事实验工作 。他对新工作充满期待,但他觉得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够 。每天下班后,他都会抽出时间去上本科,学习到深夜 。
1967年自学实验时,不仅获得三等兵役,还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四等奖3项 。
凭借这些成绩,1987年,陈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机会 。当时争议很大 。有人质疑他没有获得学士学位 。他怎么可能直接申请硕士?但是学校领导决定让他试一试 。他被给予一个月的假期来准备考试 。
这个月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 。陈回忆说,他中午起床,第二天一直学习到早上6点 。他每天做三套模拟试卷,政治备考书能背三分之二 。
考试成绩一公布,陈就以全校第二高的成绩被录取了 。
“我终于抓住了一个机会,我正在努力学习!”陈说,读了三年硕士,两年时间各科平均成绩95分毕业,提前一年进入博士直通车名单 。
“军校生涯培养了我很多,我为这段经历感到骄傲 。”陈对说道 。
1989年,陈在国防科技大学的专业没有博士学位,学校领导给其他大学写了推荐信 。
陈得知还有同学
" data-gid="1100547" qid="6595518573039326467" mention-index="0">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读博,独自前往拜访同学的导师 。经过一番交流和录用程序后,他成为了该校的博士研究生 。
1992年,在学业上不断进击的陈吉红,进入了博士后工作站,师从时任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院长的周济教授 。周济教授是机械工程著名专家,后来任职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教育部部长和中国工程院院长 。
博士后出站后三年,陈吉红便实现了从讲师提拔到教授的跨越,在学术上崭露头角 。
打破技术封锁:“我可以试一试”
说到机械学院,陈吉红讲述了一个故事 。
1986年,时任华中工学院院长黄树槐去了一趟日本,考察一家机械制造企业 。他发现,对方最新研发的产品销往欧美,二代产品销往苏联,一代产品才销售给中国 。这就是数控技术面临“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局面 。
说到数控技术,特别要提到“华工”的老校长们,他们都是“数控爱好者” 。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担任华中工学院院长的朱九思,就开始组织了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的技术研究 。华中工学院研制的数控机床,还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 。
上世纪八十年代,担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的黄树槐教授,组建了跨学科的数控研究所 。由于得不到国家项目和经费的支持,后来数控研究所不得不解散了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周济教授担任机械学院院长 。他非常重视数控、CAD与设计优化方面的工作 。他组织学校机械、电气、计算机学科的老师和学生,研制了华中I型数控系统(第一代),奠定了坚实的数控技术基础 。1995年,为了加快数控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他创建了华中数控公司 。
1995年,陈吉红从博士后出站后,留校CAD中心任教 。周济院长为他搭建了研究小团队 。他们团队很快拿到了三个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项目 。
1996年8月一个炎热的夏日,周济院长找到陈吉红详谈,重点讲了数控系统对国家的重要战略意义,最后语重心长地对陈吉红说:“你要不去华中数控主持工作吧 。”
“我可以试一试 。”陈吉红想了想,答应了,31岁的他开启了人生新的历程 。
“就这样,我上船了,一干就是二十几年 。”陈吉红笑着对支点财经采访人员说 。
文章插图
“下海”
今年2月,春雨绵绵 。支点财经采访人员找到华中科技大学东十二楼,这里是华中数控的起点 。
陈吉红指着这栋楼说,一楼曾是华中数控最早的办公室,“当年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就这样一路走来 。”
陈吉红接手时的华中数控,还只是个“小作坊”,没有多少“家底”,并未完全市场化运营 。他大刀阔斧改革,首要任务是打开产品的市场销路 。
“我们采取‘让开大道、先占两厢’的创新市场策略,以数控改造旧机床和开拓数控装备教育市场为突破口,逐渐在业内站稳脚跟 。”陈吉红说 。
陈吉红解释说,“让开大道”就是避开传统的大型机床厂市场,“先占两厢”一是指给老旧机床换上华中数控的“大脑”,二是研发教学数控机床 。
接下来就是跑市场 。找到第一个吃螃蟹的客户至关重要 。陈吉红身先士卒,往销售一线跑 。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吉红听到常柴股份有一台国外进口的二手机床生产线趴窝数月 。他主动打电话给常柴,请求一试,盘活生产线 。
“好,你们来试一试!”电话那头,厂长正焦头烂额,希望陈吉红赶紧过来 。
陈吉红马不停蹄,派团队常驻常州 。经过多轮磨合、调试后,这条二手生产线可以正常运转了 。
“这条改造好的生产线,部分设备至今仍正常运行着 。”陈吉红自豪地说 。
有了这次成功,订单接踵而来 。“后来常州柴油厂的数控机床升级改造项目,也交给了我们 。”陈吉红说 。
在教学数控机床上,华中数控敢于出手 。过去,这块市场无人重视,都认为市场不大,技术含量不高 。实际上并非如此 。
陈吉红说,学生想法多,喜欢捣腾,弄坏教学数控设备,这使维修改造的难度远比工厂还高 。
“过去我们叫‘黑板上开机床’,现在有了教学数控设备,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陈吉红说 。
从华中科技大学入手,公司为学校配置了教学数控机床和洗床各20台 。接着,其他高校陆续购买教学数控机床,现在教学数控机床仍是华中数控的重要业务板块 。
争议与布局
市场正慢慢打开,陈吉红还要解开一个心结 。
在2000年之前,教授办企业受人诟病 。
“学校鼓励我们要一心一意搞产业,不要脚踏几只船,全职‘下海’创业 。”陈吉红说,当时没有经验,我们提出先下游泳池再下海 。
1999年,华中数控改制成股份公司 。
“我们成了华中数控的股东,今后就不再拿学校的工资 。”陈吉红说,过去教授的研究多为学术服务,改制后他们的研发转向市场,面向客户,“这是观念的转变,一改过去重技术轻市场的局面,团队全心扑在公司上 。”
同年,华中数控获得国家863重大项目1200万元资金支持,并获批为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数控行业的“游击队”变成了“国家队” 。
就在这时,陈吉红做出大胆决策,要将公司搬出校园,在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里开建新厂房 。没想到,公司内部起了争议 。
陈吉红对支点财经采访人员说,那时科技园都是农田,晚上开灯,飞蛾满天 。有人担心,公司好不容易有了点积蓄,又把钱全部砸到建厂房上,风险太大 。
“陈总,你这没有几个亿的销售收入,撑不住呀 。”也有朋友为陈吉红捏一把汗 。
陈吉红心里当然清楚,1999年,公司的销售额还不到1000万元 。
“产业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 。当你看到机会时,就要敢于超前布局,小打小闹干不成产业 。”陈吉红说,现在回头来看,没有当年提前建厂的布局,就没有今天的华中数控 。
经过两年建厂,2002年,华中数控搬入新家 。陈吉红说,当年账上不足30万元资金,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危难时刻,公司决定领导层全部暂停工资发放,全员加大回款力度 。到年底,公司财务才缓过神来 。
正是从2002年底起,陈吉红提出公司新战略:进军大道、巩固两厢 。
从2003年起,华中数控与大型机床厂展开紧密合作,全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2007年,华中数控已在行业内小有名气,入选国家首批创业型企业 。
陈吉红回忆一次接待任务,有领导参观时说,“你们搞得好,不仅研发出一个成果,还搞好了一家企业,更是发展了一个产业 。”
临走时,这位领导说:清华有同方,北大有方正,华中科大要有华数(华中数控) 。
文章插图
批量配置华中8型数控系统的高速钻攻中心
打破外企“生态圈”
作为装备制造的“母机”,数控系统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如果说中国机床是中国制造的“芯片”,那么中国的数控系统可以说是中国机床的“芯片”,重要性不言而喻 。
一个现实是,我国市场上急需的高档数控系统,90%以上仍然依靠进口 。
陈吉红坦言,在市场认同度方面,国产数控系统和进口的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以日本发那科、德国西门子等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在数控系统领域均发展了近60年,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技术壁垒和市场优势 。在中国市场,他们也耕耘了几十年,形成了一个“生态圈” 。
陈吉红说,自己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可以说,以华中数控为代表的民族数控企业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迫使国外中、高档数控系统大幅降价 。
“对方总是紧盯我们的价格不放 。”陈吉红向支点财经采访人员介绍,华中数控进入北一机、大连机床等企业后,国外数控系统的价格立即下降了15%-30% 。在市场需求旺盛的3C加工市场,华中数控推出“华中8型”高速高精数控系统产品后,外企马上降价30% 。
“其实,国外数控系统早期的技术成熟度也不太高,是国内市场给了他们技术改进的可能 。”陈吉红说 。“如果国产数控系统仅仅是中国制造业的‘备胎’和‘筹码’,是永远无法实现产业化的 。”陈吉红用手指着自己,笑着说,“我们就是为国家‘堵枪眼的’” 。
陈吉红告诉支点财经采访人员,2009年,国家启动了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其中,“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简称04专项),前所未有地把高档数控系统作为支持的重中之重 。
在04专项支持下,华中数控以国外最先进的高档数控系统为标靶,开发了自主可控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们的数控系统,已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批量应用,实现了产业化 。未来,我们会把应用领域扩展到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 。同时,我们还会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与数控系统深度融合,从“数控一代”走向“智能一代” 。
“国家要有自己的数控大脑,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智造’ 。这是我们的使命 。”陈吉红说 。
END
采访人员丨袁阳平 实习生丨龚小芹
编辑丨吴玲
出品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支点杂志
- 人参在什么季节种植,怎样在家自己种人参
- 想干零食批发从哪进货 零食批发渠道
- 宝妈自己创业干点什么好,适合宝妈创业的项目
- 怎么样创业,创业没客户
- 空调|空调和取暖器,选谁?冬日御寒装备难抉择?干货知识分享
- 马斯克说自己能让人类语言在5年内淘汰,再也不必为学外语烦恼!
- 索尼|制裁中企自己却先扛不住,美参议院提出法案,欲放松对华芯片限制
- 啥都要干了,手机监控,每人两周测一次,美国想学习新加坡做法重新开放
- 60岁创业做什么生意好,退休后创业干点什么好
- 离婚另娶新欢、离职但“不退休”,全球首富到底想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