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2021,自动驾驶的“五代十国”( 三 )


总的来说,跨越式、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实现难度大、研发周期长,相关企业也必然会面临商业化难题,反观走渐进式路线的特斯拉、毫末智行、Momenta、小鹏等,在商业运营层面步步为营,量产形势较好,销量一路走高,估值也屡创新高。
3.生态的力量,从各自为战到阵营防守。
早先的自动驾驶行业还是科技企业、主机厂等各自为战,但2021年,量产交付的大多是生态联盟的体系化进击。
比如特斯拉就与充电桩企业合作,搭建全美充电网络;前不久的“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上,小鹏也强调要先把AI和制造能力做好,才能搭建自己的生态,回馈生态公司。通过规模化量产,与生态伙伴共同成长,正是毫末智行的量产之路,除了背靠长城汽车的制造能力和整车业务之外,还来自于美团、物美、腾讯、高通、百度、中科创达等上百家生态合作伙伴的加持,共同在研发、制造、落地、迭代、运营等商业化关键环节上进行探索。
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量产自然也离不开芯片等生态伙伴的支持,小鹏、蔚来、广汽等国内企业都与海外芯片厂商Mobileye、高通等保持合作。
从上述三个量产的真相中,可以发现,市场从追逐跨越式技术的性感概念,正在变得更加务实、审慎,所以重新将渐进式路线视为接下来的发展希望,走上了一条更注重可持续商业循环的良性道路。
【 小鹏|2021,自动驾驶的“五代十国”】而无人驾驶的商业空间打开,需要主机厂和科技公司、产业链共同体,共同以“量产”这柄利器劈开天地,形成规模化、高速前进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只攫取、不建设,这块新开辟的商业空间必然是混沌的、无序的,自动驾驶究竟靠什么支撑起产业逻辑和商业规范?
产业的苍穹:支撑自动驾驶的天与地梳理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与商业应用领先者的动作,会发现这些企业的兵强马壮,固然有市场趋势的影响,更多是长期战略选择的支撑。
安全为天,撑起了市场的真实需求。
随着规模化落地,无论乘用车还是商用车,自动驾驶的安全性、稳定性都决定了业务效率和人身安全,大众对安全问题也必然会有越来越严格的期待。
可以看到,自动驾驶出租车,都将安全看作第一天条,经历了长期的封闭路测和公开路测,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在1800万公里测试里程中,迄今为止“零”事故。业务范围包含了乘用车、低速无人车和智能硬件的毫末智行,则遵循“从低速到高速,从载物到载人,从商用到民用”的自动驾驶三定律,循序渐进地收集数据、迭代产品,在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再追求尽可能的聪明。
这些企业的探索也说明,唯有将安全视作天大的事,才能让业务可持续发展。
数据为地,培育出领先的技术创新。
安全意识最重要落地到过硬的产品和系统之上,纵观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企业,无不将真实数据的积累作为技术创新的前提。
特斯拉就基于大量汽车用户传来的、真实道路的多样化数据,使其系统表现比基于路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系统更出色。中国错综复杂的真实道路场景,正是自动驾驶企业最好的技术试验场。比如毫末智行,预计在3年内搭载100万台乘用车,意味着每年数百亿级别的真实道路的里程数据,这种平台型数据优势能够形成壁垒,建构起领先的算法在不同的交通场景下,执行可靠的自动驾驶策略。
真实而庞大的数据土壤,才能生长出安全的产品能力,支撑起规模化部署的商业畅想。
群雄并起的自动驾驶领域,谁能在“五代十国”般的乱局中成为一方诸侯,还是未知数。自动驾驶企业们厉兵秣马,在规模化商用中抢得先机,2022年或许会看到一轮洗牌和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