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卡通创意
2021年,经济观察网 采访人员 李晓丹 实习采访人员 王小娜 杨实可 张哲玮 's宏观政策组合将面临更多挑战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不断在稳增长和退出非常规政策之间寻求平衡 。在更高层次上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和对外开放将更加迫切,但也会影响到整个身体 。中国经济正在寻求国内和国际的韧性 。
本次调查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GDP增速将在6-7%区间,2021年将达到8-9%,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将重回高速增长轨道,这是2020年基数较低导致的补偿性增长,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速增长平台 。
经济学人调查由《经济观察报》发起,每季度进行一次 。受访者包括来自投资银行、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权威经济学家 。本次调查共收集了81份有效问卷 。
GDP反弹 但不是重返高增长轨道
文章插图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中国第四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恢复到了2019年的水平 。2019年全年GDP增速为6.1%,2020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8%、32.0%和4.9%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43%的经济学家认为2020年第四季度GDP增速将在6-7%的范围内,36%认为将在5-6%的范围内,6%认为GDP增速将在7%以上 。以此计算,2020年全年GDP增速将在2%左右 。
2%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很难获得 。需求改善,投资增加,出口回升 。三驾马车将在2020年发挥应有的作用 。宏观经济政策也在特殊年份提供更大的支持 。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尽最大努力对冲全球金融波动,确保就业,同时稳定流动性和投资预期 。东吴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认为,四季度GDP增速可以反弹至6%,这对于2021年的经济走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 。四季度主要行业产出缺口转正,因此四季度GDP将达到6.1% 。
受2020年低基数影响,2021年中国经济将出现补偿性增长 。根据这项调查,42%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2021年的GDP增长率将达到8-9%,23%的人认为将达到9-10%,16%的人认为是7-8%且低于7%,3%的人认为将高于10% 。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朱宝良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8%左右,全年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一季度经济增速达到两位数 。
然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恢复到8%或更高,引发了对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的新讨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2021年GDP可以达到7%以上,但不是回到高增长的轨道 。由于2020年基数较低,即使2021年7%的增速仍是恢复性增长,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也只能在5%左右 。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速增长平台 。
“这样的补偿性增长是否会让经济数据看起来不错,但我们必须对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做好充分准备 。”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说 。朱宝良表示,还要关注重点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就业 。
对于2021年的重要宏观数据,本次调查显示,有48%的经济学家预测2021年CPI增速为1-1.5%;27%预测PPI年增长率为1-1.5%;30%认为固投增速在8-8.5%,20%认为在7.5-8%;对于年出口增速,30%认为在7%以下,23%认为在7-8%;47%的人认为年消费增长率低于13%,23%的人认为是13-14%;影响居民消费的最大因素是收入,占比83% 。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表示,2021年消费将继续复苏 。一方面,疫情导致的消费限制大大放开;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步恢复,居民消费支出的能力和意愿有所增强 。在低基数的背景下,c
企债务压力加大
文章插图
2020年,融资是一个关键词 。在针对中小企疫情期间的融资政策落地加快的同时,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则被勒上了“三条红线”:一是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二是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三是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 。从行业看,就是要从资金需求端来控制房企有息负债规模增长速度,而从整体的宏观政策来看,管住融资不仅仅是要建立房地产的长效机制,也是要从根本上将债务风险、流动性风险提前做出预先管理 。
本次调查显示,57%的经济学家认为,2021年一线城市的房价将基本持平,48%认为三四线城市房价也处于持平状态;63%认为2021年的风地产调控政策将保持现有力度 。
与此同时,90%的经济学家认为2021年不会征收房地产税,62%认为2021年的房地产企业债务问题会进一步恶化,不排除一部分中小房企出现债务违约或倒闭 。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短期内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可能保持相对稳健,但房地产开发商融资条件收紧会逐渐给两者带来下行压力 。
“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作为房地产政策主基调,即便在疫情期间也未曾动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2021年楼市政策环境将呈现出“一变两不变”的特征 。“变”的是,“三道红线”融资监管新政改变了行业生态,将同时对房企融资、销售、开发行为产生影响;“不变”的是,“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的政策基调不变,城镇化维持增长的长期趋势不变 。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2016-2018年新开工高峰对应于2019-2021年的施工-竣工高峰,尽管受疫情影响,去年地产施工和竣工表现不及预期,但趋势并未改变,前端的“拿地-新开工”链条虽然将明显放缓,但此前大量预售的期房和“缺位”的竣工面积意味着项目开发逐渐转入“施工-竣工”高峰,2021年地产投资增速相比2020年会有所放缓,但韧性延续 。
本次调查显示,47%的经济学家认为2021年会进行降准,62%认为2021年不会降息 。55%认为2021年股市会3500-4000点,股市资金会相对集中于高端制造(占比41%)、医药和健康(36%)、与新基建相关的领域(15%) 。对于美股,41%认为会在2021年出现调整,21%认为不会调整,另有38%认为“不好说” 。而对于美股再次调整的时间,47%认为是在2021年的二季度,24%认为是四季度,23%认为是三季度 。在投资品中,经济学家认为收益的较高的是股票(占比35%),大宗商品(33%),此外黄金(16%),债市(8%),房地产(5%) 。
深化改革 防范风险
文章插图
如何实现“双循环”,“双循环”之下宏观政策组合应该如何调整?本经济学家对于实现“双循环”的建议是:要素市场改革、从生产和消费端进行疏通各占比33%,推动创新创业(17%),提高收入(15%),扩大内需(2%) 。
经济学家70%的经济学家认为应以财政政策为主,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和科技倾斜,30%认为应该以货币政策为主,目的是保证流动性;58%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的财政政策已经较常规政策做出了扩张 。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表示,“中国经济新阶段”就是构建“双循环”的进程,“双循环”新格局是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
【创新创业调查问卷心得,创新创业问卷调查】程实认为,这一体系对内以深化改革为根本手段,通过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步实现规模的扩张、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升;对外以扩大开放为主要渠道,既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同时也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改善外部环境 。
祝宝良认为,2021年既要关注宏观经济,也要关注微观经济;既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也要注重就业和民生;既要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又要防范经济风险;要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政策要谨慎、逐步推出,防治出现政策悬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2021年一般财政预算赤字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基本保持2020年水平;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速度同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 。”祝宝良建议,鼓励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注资银行 。
本次调查显示,对于目前的债务风险,风险最大的是地方债务,占比43%;其次是民营企业,占比34%;再次是国有企业,占比23% 。不过,79%的经济学家认为不会出现地方财政危机 。此外,2021年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渠道仍然是地方债券(占比59%) 。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表示,地方专项债、城投债、地方国企债这三种债,地方政府都是可以把控的,但是财政资源有限,一定会让一些先违约,一些会牢固把持,地方专项债一定是不能违约的,城投债尽量别违约,地方国企债则用市场化的方法处理,目前地级市或者县的债务比较高,整体尚可但局部会有问题 。
而在如何激发民企活力这一问题上,最受关注的是:扩大改革开放占比35%,产权激励(33%),融资保障(22%) 。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经济学家建议,要实现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占比36%),有针对性地出台投融资政策(25%),避免银行抽贷(22%),设立专项产业引导基金(17%) 。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扩大开放要利用好RECP、中欧投资协定等协议,拓展双边和多边贸易合作;同时营造良好的市场化营商环境,降低外资进入中国面临的不确定性 。
与相对应,要真正激发创新,则要尽快建立产权激励机制(44%),政策对创新有更大的弹性(25%),加大自主研发(20%),提高资源使用效率(9%) 。
就业和国企改革仍然是2021年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次调查显示,52%的经济学家认为就业压力不会进一步加大,国企改革的重点是混改(占比35%) 。对于当前需求侧改革的重点,增加居民收入(占比28%),促进就业(24%),推动科技创新(18%),扩大需求(15%),反垄断(14%) 。
2021年的中国经济依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包括:全球疫情反复(23%),债务风险(23%),金融、外贸等外部风险(23%),非常规政策如何退出(19%),房价下跌(7%),股市过快回调(5%) 。对于全球经济何时从疫情中走出?本次调查显示,38%认为是在2021年年中,31%认为是年底,27%认为是2022年以后 。
丁安华就表示,疫情之后全球出现了政府高债务、经济政治格局“两极化”、贫富差距加大等现象,疫情对低收入群体的冲击更大,这种差异也反映在资产价格上,未来公平将成为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维度 。
文章插图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经济观察报,访问yuanben.io查询【2B1OF50J】获取授权信息 。
- 最近上市的创业板,创业板新股发行一览表
- 买房,创业跟买房哪个比较重要
- 王苗王兴,王兴高中同学创业
- 推拿店商业模式,上门推拿创业
- 上证指数股票,159915创业板股票股吧
- 怎么样开通创业板权限,怎么开通创业板账户
- 创业失败负债四十几万,负债7万打工还是创业
- 文体店的创业计划书 文体店创业计划书模板填写
- 盖世邪君有第二部吗,盖创业之君尊其祖考翻译
- 公司内部跳槽要注意什么,跳槽创业公司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