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信任指数为负,中国品牌如何拿下海外消费者?( 二 )


但是 , 在这种快速变化的过程中 , 也有一些品牌方可以抓住的不变的地方 。
在孙莺看来 , 变化在需求侧 , 不变在供给侧 。 如果需求侧的变化较快 , 那就需要品牌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 , 来适应这种变化 。 清华大学冯娟教授在论坛上分享了SHEIN的案例 , SHEIN的小单快返模式已经不是秘密 , 将服装的开发、生产、仓储全部集中在番禺 , 供货商100件起做 , 产品快速投入市场测试 , 来决定下一步是加量还是弃款 。 SHEIN的例子可能是快时尚领域整合供应链的一个参考模板 , 不止服装 , 很多品类最发达的供应链都在中国 , 中国品牌完全可以不断优化供应链来抵御未来的不确定性 。
傲基科技海外品牌负责人卫宇站在品牌方角度指出 , 很多情况下 , 品牌实际是可以通过调整现有品类组合方式来应对变化的 。 同时 , 卫宇认为 , 疫情的影响让很多之前没有跑出来的品类火了起来 , 这对中国品牌反而是一个机会 , 所以品牌还是要努力提升对需求变化的敏感度 。
除了品牌侧主动适应变化 , 一些嘉宾也提到了几个全球消费者的整体特征 , 是出海品牌可以抓住的几个消费者共性:
Snapchat中国区商务总监李铮认为 , Z世代必将成为这一时代的消费主力 。
在欧美信任指数为负,中国品牌如何拿下海外消费者?
文章图片
Meta大中华区渠道销售总监吴浩馨表示 , 第一 , 消费者对线上的购物体验有了更多期待 , 例如良好的客服服务 。 第二 , 品牌价值观对消费决策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 。 第三 , 疫情使用户的品牌忠诚度整体上下降了 , 这在告知品牌 , 除了促销和推广 , 还需要多为忠实粉丝提供优先服务 。
益普索中国董事长刘立丰表示 , 受疫情影响 , 欧美消费者更看好本土品牌 , 不过亚洲和非洲消费者仍然更信任国际品牌 。 而消费者对自身健康、以及对环境气候的关注 , 是品牌方必须重点把握的地方 。
不难看出 , 各位嘉宾提到的品牌需要把握的“不变”实际上是给了品牌方一个应对变化的方向 。 益普索中国资深总监章翔认为消费者的担忧是全球性的 , 而需求却很本土化 。 同样关注环保、隐私安全的消费者 , 未必有相同的需求 。 为了不错过这些需求变化 , “本地化”是品牌出海的必经之路 。
应对“变化” , 品牌要做好“本地化”
“本地化”是这次论坛被提及最多的词汇 , 在整理嘉宾观点时 , 笔者发现 , 内容本地化、团队本地化和产品本地化是每个嘉宾都提到的要素 。
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翻译一下放在网页上 , 贴几张自认为本地人喜欢的照片 , 很多品牌把这个操作理解成“本地化” 。 而谷歌戴维认为 , 本地化是要有战略的 。 “thebest”可以翻译成“最好的” , 也可以翻译成“YYDS” , 而后者才叫本地化 。 品牌要研究的不止是语言是否准确 , 放大了说 , 品牌还需要了解当地的习俗、习惯 , 具体一点 , 当地消费者惯用的计量单位、结算方式、说话语调、当季流行词汇都是品牌需要洞察的内容 。
在欧美信任指数为负,中国品牌如何拿下海外消费者?
文章图片
内容本地化不只是文字本地化、图片本地化 , 当品牌把格局放大 , 真正尊重并愿意了解一个市场的文化并体现在品牌中时 , 就能相对快速地获得消费者信任了 。
要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和消费者 , 除了品牌日常营销、借助数字化手段做洞察的方式 , 团队的本地化也很有必要 。 谷歌戴维表示 , 起步阶段的品牌也许只能、也只需要通过自己调研、找机构帮忙或者多了解市场报告来了解消费者 , 而一旦企业有了能力 , 是有必要聘请本地员工甚至建立本地团队的 。 需要注意的是 , 虽然团队本地化是很有必要的 , 但品牌何时搭建本地团队聘请本地员工 , 还需要看品牌的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