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业内人士评价:“目前知乎的业务和用户的增长已经十分乏力,视频化是他们打破瓶颈不得不做的业务。”
实际上,知乎的MAU(月活用户)在近一年中有不错的提升。在2021年第三季度,知乎平均MAU达到了1.012亿,同比增长40.1%。但用户增长的背后是水涨船高的营销费用,在今年前三季度,知乎的营销支出分别为3.47亿元、4.43亿元、3.75亿元,同比增长了176.4%、202.0%、70.6%。整体来看,知乎用户的增长速度是远低于营销支出的增长速度的。
以高昂的营销带动用户的增长,是最典型的“流量逻辑”。而在知乎的发展初期,还不是这种“流量逻辑”。
彼时的知乎实行封闭邀请制,前200名用户都是不同领域的领军人物、专家以及学者,比如李开复、王兴、王小川、徐小平和马化腾等,这保证了问答的高质量。在封闭的两年半中,一个知乎的邀请码在淘宝上就能卖到120元一个。
但邀请制在发展两年后也出现了疲态,知乎创始人周源还曾用 “一个人口基数停止增长的城市”的比喻来形容彼时的知乎。在面向“小众”还是走向“大众”的讨论中,知乎最终选择了后者。
在2013年,知乎开始向公众开放注册,不到一年时间,用户数量就从40万飙升至400万。据其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知乎平均月活用户人数已经达到了1.012亿。
但随着用户和流量的到来,曾经高端垂直的知乎文化也逐渐变了味道。
“小而美”时代的知乎关注的是问题本身,以及回答者生产的内容,并且可以从问题的动态、回答者的动态看到新的内容。这使得一个优质问答贴的“生命周期”可以很长,而在某个问题的专业领域中,具有专业权威的答主,也能够快速在“小圈子”内获得关注和认可。
但当知乎开始走向大众,这种“小圈子”玩法已经不再适用。决定答主生产的内容能不能被更多人看到,关键在于话题有多少人感兴趣,以及回答能够获得多少“点赞”。
在发掘话题方面,西西透露,他在离职前夕的工作,一是不断将社会热点事件转化为问题,吸引许多用户进行讨论;二是将知乎上已有的,具备大众讨论度的话题推向推荐位置。
回答能不能出现在前排位置,则取决于回答本身是否让更多人点赞。“一个金融方面的问题,获得更多点赞的可能不是真正金融行业的从业者,而是一个民间荐股专家,因为他讲的内容可能更有煽动性。”西西说。
一位拥有18万粉丝的知乎答主孔林(化名)向全天候科技表示:“这时的知乎已经变成了微博平台了。”不仅是时刻跟踪社会热点话题,点赞决定推荐内容,在知乎新版APP中还出现了“热榜”功能,越发向微博看齐。
孔林说:“学微博它的逻辑还是人对人的关注,但随着知乎开始学b站搞视频,现在知乎把关注下降成了一个板块,默认界面是推荐了,这就要走平台流量扶持路线了。”用户要想知道自己关注的答主的动态,还需要主动去寻找,这种改变也让许多答主觉得不适应。
不仅是向微博、B站学习,知乎也在学习小红书的“荐物”。
在2019年,知乎尝试打造名为“CHAO”的男性种草社区App,试图成为男版“小红书”。又推出了好物推荐功能,答主可以在内容中插入商品卡片,获得返佣收入。
在电商领域,今年7月,知乎上线“知乎知物”发力自有品牌。在今年双十一前夕,知乎又上线了秒杀专区,被外界视为全面进军电商市场的信号。不过当前知乎电商单品类SKU最多不过百来个,规模十分有限。
知乎到底要做什么?周源抛出了一个“获得感”的概念,认为这是内容行业发展的公约数,也是共同方向。
- 苹果|库克压力确实大,在众多国产厂家对标下,iPhone13迎来“真香价”!
- iphone13 pro|粉丝买美版iPhone13Pro,躲过了网络锁,却没想到有配置锁!
- 小米科技|预算只有两三千买这三款,颜值性能卓越,没有超高预算的用户看看
- 京东正式上线“年礼无忧”服务
- 央视公开“支持”倪光南?柳传志该醒悟了
- 小米 11 Ultra 内测 NFC“读写勿扰”与“解锁后使用”功能
- 造车|苹果造车一波三折,缺了一家“富士康”
- 他是“中国氢弹之父”,他的名字曾绝密28年,他叫于敏
- iPhone|iphone14价格被曝!“胶囊”挖孔屏+三星4nm芯片,售价或5999起
- 结婚|劳斯莱斯接亲时撞上石墩车损20万 司机:亲属不指挥就没这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