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让信息多跑路、使群众少跑路,互联网医院如何叫好又叫座?( 二 )


在大医院和基层医院之间建立起的远程会诊平台 , 在支持基层医院的诊疗工作和方便患者的就医看病方面 , 的确是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 , 但之所以出现建成后而不能物尽其用的情况 , 「于见专栏」认为 ,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国内目前对远程医疗服务的价格缺少相应的、统一的政策标准 , 因此现在大医院的远程会诊收费主要有两种方式 , 其一是有的大医院其实是在免费开展咨询指导服务 , 而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加入到远程会诊平台之中 , 一方面给大医院带来了比较大的工作压力 , 另一方面费用问题也多少会影响到大医院提供咨询服务的工作积极性 , 毕竟一直让大医院的医生免费服务也不是长久之计 , 而基层医院受限于自身的实力 , 还有很多疑难病症需要大医院来帮助会诊 , 为了缓解费用问题带来的影响 , 有不少平台服务机构同基层医院协商 , 把后者收取的检查费提取出一部分支付给大医院来作为咨询指导服务的报酬 , 但这种方式能提供的费用有限 , 而且标准也不统一 , 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
其二是有的大医院采取了自主确定远程会诊平台收费标准的方式 , 由大医院同基层医院签订远程会诊协议 , 协议中大医院会根据医生职称等级、病症种类、病情程度、会诊时间等因素来制定相应的费用明细 , 一般价格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 上述费用还不算远程会诊平台每年的人力成本、设备运营、房租水电等方面的支出 , 长此以往 , 这些远程会诊平台自身的生存恐怕都成问题 。
二是患者对远程医疗服务的态度还有待改观 ,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远程医疗服务还缺乏系统、客观地了解与认识 , 相比到大医院尤其是外地的大医院看病 , 患者所要支付的交通、住宿、就诊等价格不菲的费用支出 , 线上的医疗服务在这方面要节约不少 , 而且远程医疗服务既方便了患者看病问诊 , 又避免了患者到外地大医院看病时的车马劳顿 , 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 , 患者对这种形式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顾虑 , 这些患者宁可花时间、不远千里到外地的大医院看病 , 也不愿意为近在咫尺的远程医疗服务买单 , 因此医院还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来逐步提高在线医疗服务的公众认知度 , 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远程医疗服务能带来的便利与好处 。
三是医保费用支付的限制 , 目前多数远程医疗服务还不能实现医保支付 , 这就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 目前在这方面国内不少地方已经进行了先行尝试 , 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正逐步将线上问诊产生的医药费用纳入医保的报销范围 , 如中日友好医院的互联网药房已经与市医保报销系统完成了对接 , 符合条件的电子处方药品可以直接获得医保的报销 , 还有的地区也为使用远程医疗服务的患者提供了相应的补贴 , 如在陕西省神木县基层医疗机构看病的患者 , 如果申请省内的远程会诊 , 可以报销部分费用 , 如果申请省外的远程会诊 , 产生的费用中超出了省内定价那部分 , 可以由县里的财政专项经费给予支持 , 随着国内各医保支付部门和地方医保统筹区之间的信息数据逐步实现互联共享 , 在线看病医保支付的问题在以后可以得到逐步解决 。
不可否认 , 虽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局限 , 但远程医疗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与服务思路 , 它在提升资源共享利用率、更方便快捷地服务病患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
疏通瓶颈 , 打通互联网+医疗的任督二脉
截至去年12月 , 在线医疗用户群体的规模为2.15亿人 , 占互联网用户总人数的21.7% , 而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之下 , 人们对线上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意愿也在大幅度增加 , 由此可见 , 有增无减的患者需求 , 是远程医疗服务得以迅猛发展的群众基础和坚定推动力 , 互联网+医疗必定会成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大环境下行业转型升级的新热点与新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