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可解释 生物医学( 四 )
文章插图
比如应用在自闭症预测时,多模态融合的分析方法诊断率极高。
文章插图
具体来说是三管齐下:
第一管,行为学分析;
第二管,基因分析,抽点血找到生物标记;
第三管,建立MRI影像,找到病灶。
我们现在讲三管齐下,实际上不止三管,比如行为学可以一管分成三、四管,细分为表情、语调、动作姿势、脑信号。最近我们又做了一个眼珠转动的研究,发现自闭症的孩子,眼珠转动也不一样。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但复杂问题是,各种模态的确诊率不一致,如何判断可信模态,如何用算法融合,是前融合、中融合还是后融合
例如,后融合就是每个人决定做好了,再来做预测;中融合是中间算法加了东西,前融合是数据结合起来一起融合。这就很难,因为每个数据都不一样。
下面我们讲到这个三步曲,第一步是行为观察,这是不用花钱的,第二步是抽血,花500到1000块钱,第三步是照影像,大概1000到3000块钱。
我们希望在3年到5年时间,我们预测疾病能达到90%的可能性,这样就比医生的水平高了,当然这里面就涉及到伦理和法律问题。
现在看起来,我们好像对人工智能不信任。但其实我们以前已经在相信机器了,比如说10年前你看个肺病,就是用X光扫描,X光不准怎么办,医生就那么准吗?
所以今后就是这个方向——如何健全法律,让使用者可以在使用AI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我们最近还做了一个癫痫实验,也是三步走:脑影像中的特征、磁共振影像(MRI、三维),功能性磁共振影像。
文章插图
具体来说,先对大脑做MRI成像,抠出来51个小特征,并结合SVM(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分析脑成像中的灰色地带等特征。比如说,如果灰色面积较大,则有可能是癫痫。
第二步,MRI建立三维神经网。第三步加入时间轴,建立四维fMRI图。考虑到诊断效率和算力水平,我们所用的四维方法是加入LSTM(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的三维图像,以便减少训练时间。虽然减少一点精度,但是实际应用效果还是很不错。
文章插图
03在医学研究中,要多做由结果找靶标的逆向工程最后,在第三代AI系统中,还有一个方法是结果解释,这是一项逆向工程。
举个例子,如何让AI识别男女,我们经常是输入男性和女性的特征,比如头发的长短、身体的胖瘦、个子的高矮。但是从结果回溯,我们需要知道,AI到底基于什么比例做出的判断?
80%是因为你的头发比较长,10%的原因是你的个子比较矮小,1%的原因是你比较苗条。
文章插图
为什么结果解释在医学中这么重要呢?
因为这是找到“靶标”的过程。
我来举个AlphaFold的例子。
大家知道氨基酸有20个字母,形成一个序列即氨基酸序列,这个序列可以产生一个结构。在生物界,蛋白质序列是很容易得到的,蛋白质结构是很难的。现在很容易基于氨基酸序列给出所有的预测结果,但如果由结果回溯,AI能不能得出序列?
如果可以实现,那么我们就可以找到压抑癌症、压抑肺病的某一个蛋白质,从而以靶标精准用药。
- 将理论注入深度学习,对过渡金属表面进行可解释的化学反应性预测
- 00后医学生两年后如愿参与抗疫
- |人类关节病治疗迈出一大步,奔跑吧!用你的“生物改造膝盖”
- A股|国际医学股票被ST 1月14日开市起停牌:14万股民懵了
- 信华生物|经纬创投领投,AI驱动大分子药物研发企业信华生物完成1亿元Pre-A轮融资
- 细胞分布|3D打印让微生物“互掐”变“协作”,最大化生物过程效率
- 达尔文生物完成A+轮融资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领投
- 算法|腾讯研究院发布《可解释AI发展报告2022》 探讨AI伦理走向
- sensec全球AI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发明专利排行榜公布,商汤荣登全球第五
- 新冠病毒|金域医学:丢样本伪造数据、主动传播病毒传言不实 请公众勿造谣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