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输掉官司后,相互宝关停"跑路"!内部人士给了我们很多内幕( 四 )


相互宝分摊费将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当前无解的题。当分摊费用越来越高,为了让这个模式继续玩下去,相互宝会不会再人为地提高赔付标准,甚至设置一个硬性的拒赔指标?又或者悄然地让你同意加入扣费,把退出相互宝的入口藏在一个你难以发现的地方?
事实上,因为相互宝不明显的健康告知协议,不少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员早已将其当做大病时的救命稻草。至今直接转为商业保险,对于这些人群而言,自身的健康条件,以及操作上的门槛,都在将他们往外推。
与此同时,操作使用支付宝时,大量用户会在不知情,或者时不留意的情况下,加入了相互宝的计划,甚至当他们账户余额没钱时,相互宝还会默认在花呗上扣费支付。因此,不知情加入者的数量异常庞大,这些人,在被转卖给商业保险公司时,他们会不会知情?
毕竟,内部透露的转商业保险计划里,因为保险是蚂蚁集团“赠予”的,所以,不存在犹豫期和选择期。
可能,你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是没有三个月的商业保险给你。
蚂蚁金服|输掉官司后,相互宝关停"跑路"!内部人士给了我们很多内幕
文章插图

已经被拒赔的人怎么办?
不管客服的话术说得多妥帖到位,一刀切,就意味着不公平。
按照蚂蚁金服给出的所谓“解决方案”,现有的几千万用户,无论你参与了多少期,分摊过多少钱,都只能接受同样的标准。
即使相互宝再怎么对外强调,说自己“既不是商业保险,也不是公益慈善项目”,而是“网络互助计划”。
蚂蚁金服|输掉官司后,相互宝关停"跑路"!内部人士给了我们很多内幕
文章插图

相互宝自称“大病互助”
但无论按照学界,还是法律里的定义,相互宝这种“先以一个很低的垫付成本(或没有成本)加入互助组织,组织有互助的合同协议,然后在互助组织中有成员“出险”时,大家一起平摊理赔成本,为出险者提供经济保障”的模式,涉及合同约定、支付保费、出现事故等进行理赔,本质上都和保险并无两样。
在银保监会的定义中,这个成立一年时间就积累了上亿用户的网红产品就是商业保险。
保险就要讨论计算标准的问题,怎么去衡量最大风险,怎么判断风险的大小程度,以及用户为这些风险投入的保障成本,都会存在差异。
具体到相互宝上,就可以用购买过几期相互宝,付过多少钱作为简单的标准。
而相互宝现在做的,就是用单一成本,解决所有人——不管你投入多少,你就只能在这三个商业险里面选一个,至于这些商业保险和你为相互宝付的钱对不对等,他们不在乎。
单方面毁约,让用户接受自己制定的规则,相互宝很熟练。
虽然相互宝的本质是保险,但并不是标准的保险产品,在“探索新模式”的名义下,这款产品脱离了本该有的监管条款,搞出自己的一套标准,并且随时对这套标准做着调整。
换言之,相互宝的健康告知、承保范围、分摊标准、救助标准等规则均由平台自定,现有保险的监管条文无法适用,资金流动也不像传统保险资金那样被监管。无论是资金还是游戏规则,都掌握在相互宝自己手中。
这就注定了,发生纠纷时,用户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也注定了,当它走向死亡时,它也可以将赔付的责任甩得一干二净。
一名用户描述了她被拒赔后投诉无门的经历:“中间我打了保监会投诉电话,保监会说不属于商业保险,让打银监会电话,银监会又让打上海银监会电话,投诉的结果就是,转到支付宝。”
投诉走不通,拿着加入相互宝签订的合同去法院告,也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