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产业数字化”全国第三,山东如何走好数字经济“大棋局”( 二 )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我省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仍显偏弱。
以人工智能为例,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的《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显示,山东仅有浪潮一家入围专利申请量前十名,而授权量方面则没有一家入围;
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自动驾驶、知识图谱、智能推荐、交通大数据等核心分支领域,我省也没有一家单位能够进入全国前十。
因此,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我省如果不能迎头赶上,则可能会在这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处于不利地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产业化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数字经济总体实力,而其深层次影响,则更需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数字化|产业数字化”全国第三,山东如何走好数字经济“大棋局”
文章插图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制约我省数字产业规模扩张及能力提升。数字产业化的实质,是数字技术通过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来实现自身产业化过程。因此,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共生关系。如果我省数字产业无法依托强大的应用场景优势获得跨越式发展,那么这一市场将会被外来者迅速抢占,从而使我省本就不具备优势的数字产业进一步萎缩,进而影响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能力。
影响我省数字产业生态构建及高端发展。数字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将会制约人才、技术、平台、资本等高端要素向我省集聚,难以形成良好产业生态,阻碍数字产业向价值链更高端攀升。比如,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我省互联网类企业整体实力不强,而省外龙头企业来山东设立分支机构的目的,大都是市场营销推广,致使我省每年培养的大量优秀人才外流。
削弱我省产业链优势及价值链治理能力。数字化时代,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是数据,且平台化的数字化发展趋势致使“谁拥有了数据,谁就掌握了行业发展的制高点”。由于各行业工艺参数千差万别,难以形成统一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使得我省重点产业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展较慢,难以有效汇集行业大数据,使其在数字化时代难以继续保持产业链主导地位及价值链治理能力。
与之相较,很多地方已在多个领域开始了布局,占据先机。比如,在装备制造领域,三一重工打造的“树根互联”,围绕自身产业链,已经建成14个行业云平台,带动产业链大批上下游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另外,宝钢正全力打造钢铁行业大数据中心基础平台,石化盈科也在构建化工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等。
协同推进数字“两化”,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步伐
客观地说,山东在数字经济发展领域,既有明显优势,也存在突出短板。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应在积极落实已有战略举措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制定出台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努力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数字化转型示范样板打造,加快行业配套标准体系建设。
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目前大部分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不确定性造成大部分主体不敢参与,致使全社会数字化转型步伐还不够快。
对此,有必要在全省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优秀产品、解决方案以及应用场景征集及筛选,切实打造一批示范样板,或争取一批国家级重大成果到我省开展试验示范,形成更多可推广的应用场景,并形成完善的行业配套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为参与转型的各类主体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