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辉|诞生在黎明,拐点处突围,优艾智合如何成长为移动机器人独角兽?

张朝辉|诞生在黎明,拐点处突围,优艾智合如何成长为移动机器人独角兽?
文章插图
【猎云网北京】12月27日报道(文/盛佳莹)
2015年,各种各样形态的机器人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陆续出现,“机器换人”的浪潮随之来临,资本也闻风而动,根据 CBInsights调研数据,2015年全球机器人公司共获得5.87亿美元投资,同比增长115%。
但彼时,机器人公司仍在寻找场景落地的方向及应用,一切仍在混沌初开的黎明。狂热的资本也逐渐回归理性,寻找拥有扎实落地场景的机器人公司。
2017年,优艾智合就在机器人狂热浪潮下诞生,如今四年过去,优艾智合团队从5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机器人学博士扩张到逾400人,营收近2亿,相较去年增长近3倍。
优艾智合成为机器人赛道的一匹黑马,在完成新一轮融资后,优艾智合俨然成为行业独角兽,而它仅用了四年时间。
近日,猎云网专访到优艾智合创始人张朝辉,看他如何带领优艾智合突围机器人赛道。
诞生在黎明:聚焦工业物流和智能巡检业务2017年,虽然机器人狂热潮已经过去两年,但机器人公司在场景落地上,更多偏向于“噱头性”,并没有找到规模化落地的场景,行业格局也仍未定。
一直在学校研究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张朝辉决定,离开学校,去做工业机器人,试图寻找可落地的场景。从创立之初,张朝辉就决心不做“宽”而“全”的工业机器人,而是聚焦在一个细分场景。
事实上,移动机器人在工业领域面向的行业与场景细分庞杂,不同场景在智能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实际状况与具体诉求不同。在张朝辉看来,只有深入细分场景、解决用户真实需求才能迸发创新点和持续的生命力。
选择哪个细分场景成为张朝辉当时的议题。
从2015年颁布《中国制造2025》开始,三四年间我国陆续实施了200多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智能制造工程的带动下,制造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快速提升,也催生了智能工业物流的需求。
尤其在今年的十四五规划中,智能制造再次成为规划重点,它既是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突破口。
而在工业物流领域里,电子半导体行业拥有庞大的体量,客户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看到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后,优艾智合迅速切入了电子半导体行业。
如今,已经有多家半导体制造厂商在晶圆产线中部署了优艾智合的产品,在某全球领先的半导体8寸晶圆厂中,优艾智合应用10余台晶圆盒搬运机器人搭载YOUI TMS系统,实现工厂的物流自动化,节省人力40人,减少30%无效行走,电子料架利用率提升60%,整厂效率提升了2%。
张朝辉|诞生在黎明,拐点处突围,优艾智合如何成长为移动机器人独角兽?
文章插图
图注:优艾智合工业物流解决方案面向精密电子全产业链布局
同时,优艾智合已布局了电子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从上游的晶圆制造、芯片封测,以及各种光电器件、传感器、分立器件的制造,再到下游的SMT、模组加工,以及最后的组装环节。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2019年张朝辉发现了能源行业的智能巡检需求。过去几十年来,中国能源行业建设高速发展。如今,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自然资源的损耗,成为传统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命题。
张朝辉意识到,移动机器人可以在电厂中自主巡检,执行实时监测、智能诊断、远程操控等任务。“这样一来,机器人将厂内设备运行状态升级为了信息流,辅助科学管理决策,在保障电厂安全运行的同时,帮助企业更好地优化资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