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京的大学创立元宇宙系,学生们很支持,企业家纷纷找来求合作

我在南京的大学创立元宇宙系,学生们很支持,企业家纷纷找来求合作
文章图片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最近 , 潘志庚频繁往返南京、杭州、苏州昆山以及成都、长沙等地 , 这是他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
今年9月23日以后 , 潘志庚俨然成了元宇宙代言人 。 这一天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南信大”)发布的一份文件引发外界关注:该校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更名为元宇宙工程系 。 一时间 , 正面、负面的声音都出现在了网络上 , 有人为该校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点赞 , 因为人才、技术才能支撑概念变为现实 , 也有人觉得将一个有着25年历史的信息工程系改头换面 , 是追逐时髦、不切实际、沽名钓誉 。
潘志庚正是直接推动元宇宙工程系诞生的“操盘手” , 他是南信大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院长 。 根据计划 , 未来南信大将依托元宇宙工程系的设置 , 打造元宇宙教学、研究 , 产教融合 , 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新高地 。 在采访中 , 潘志庚否认 , 更名元宇宙工程系是心血来潮 。 他说 , 早在1992年 , 他便开始了元宇宙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 。 如今 , 他还担任着浙江省计算机学会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元宇宙国际期刊《Metaverse》主编 。 今年10月10日 , 潘志庚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2年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 。 潘志庚透露 , 目前他正牵头筹备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元宇宙专委会 , 预计2023年春正式成立 , 此外还计划与刚刚设立元宇宙科技专业的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元宇宙硕博研究生和博士后 , 目前已签订初步合作协议 。
几个月来 , 潘志庚成为“元宇宙名人”后 , 几乎平均1到2天就要做一次线上或线下元宇宙相关报告 , 或聚焦技术、产业前沿 , 或为社会公众提供科普 , 取得更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
元宇宙系的背后 , 不少新事正在发生 。
更名水到渠成
为什么非要将信息工程系更名为元宇宙工程系?
“从去年起 , 元宇宙概念就特别热 , 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 , 这确实是一个原因 。 ”对于这一点 , 潘志庚并不讳言 。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 , 标志性事件就是脸书(Facebook)变“脸” , 更名Meta , 此为Metaverse(即元宇宙)的缩写 , 自此元宇宙的社会关注度一跃而起 , 产业界新增了不少投资 , 地方出台了不少政策 , 在社会上催生了各类需求包括人才培养需求 , 这也正是信息工程系更名的起点 。
但更名不是一蹴而就的 。 早在2021年5月 , 潘志庚刚到南信大工作时 , 就有开展元宇宙方面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想法 , 今年上半年开展了论证 , 同时 , 学校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 今年8月 , 潘志庚牵头组织元宇宙产教融合研讨会和元宇宙高峰论坛 , 活动中 , 企业、投资机构等均表达了对于元宇宙人才的需求 , 更重要的是 , 活动吸引了不少感兴趣的学生参与 , 这些都促使潘志庚在暑假后便提出更名方案 。
据潘志庚了解 , 学生对于更名也比较支持 。 一方面 , 更名后会增加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区块链、脑机接口等元宇宙相关选修课 , 可以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更好迎合了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在潘志庚担任该院院长的一年多里 , 学院已新招近20位教师 , 他们的研究方向均与虚拟现实、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领域相关 。
“更名不是目的 , 而是因为元宇宙工程系更具交叉性和综合性 , 更能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 ”潘志庚解释 , 现在公认的元宇宙六大核心技术有个形象的称呼 , 叫作“大蚂蚁(BIGANT)” , 其中 , B是指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 , I是交互技术(Interactivity) , G是电子游戏技术(Game) , A是人工智能(AI) , N是网络及运算技术(Network) , T是物联网技术(InternetofTh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