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仍没造车,但野心藏不住了( 二 )


打不过 , 就加入 , 很简单的商业逻辑 。

对于各大车企而言 , 经历了几番市场洗礼之后 , 如果依旧不知道如何去打造智能车、电动车 , 不妨就暂时交出主导权 , 安心当个“打工人 ” , 谋定而后动 。
而站在华为的角度 , 智选车模式完全可以说是自主权最大的一种商业模式 , 属于标准的甲方模板 。 但如果将问界模式疯狂复制 , 华为的精力又可以支撑起几个“问界”?
毫无疑问 , 华为再强 , 也会存在瓶颈 。 所以 , 为了进一步巩固智选车模式的长期效力 , 华为顺势拉上了另外一个霸主——宁德时代 。
灵魂与心脏 , 双重算计
强供应链的结果 , 就是“绑架”车企 , 但对于大部分整车厂而言 , 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
与华为类似 , 宁德时代在汽车供应链中的强势 , 同样广为人知 。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就曾公开直言道:“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我们汽车的40%、50%、60% , 并且在不断增加 , 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打工人”车企想要改变现状 , 要么扶持二供、三供 , 要么就是干脆自研、自造动力电池 。 但理想很丰满 , 现实很骨感 。
虽然车企的一系列动作 , 带给了宁德时代一丝压力 , 可是就经济效益而言 , 短期内 , 车企很难如愿 。 而且不管是产品质量 , 还是电池性能 , 宁德时代都是品质的保证 。
与之类似 , 华为入局汽车行业的逻辑也是一样 , 凭借多年来终端渠道的布局、智能化技术的积累 , 以及消费者心理的掌控等 , 将不思进取的传统车企们 , 打得晕头转向 , 一时间难以招架 。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 , 华为智选车模式的威力 , 还将在与宁德时代合作之后 , 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

日前 , 宁德时代与华为终端签署合作备忘录 , 根据合作内容 , 双方将就华为智选车项目展开积极探讨 , 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
具体而言 , 华为终端推荐宁德时代作为华为智选车合作伙伴汽车动力电池的第一优选合作伙伴 。 宁德时代为华为智选车项目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品质汽车动力电池产品 。 简单理解就是 , 双方互为绑定 , 有华为智选车 , 就会有宁德时代电池 。
定睛一看 , 这简直称得上是商业双赢的典范 。
毕竟 , 部分选择将“灵魂”交给华为的车企 , 大概率也不会介意将“心脏”交出来 。 两大强势零部件供应商 , 在智选车模式上汇合 , 共同深入到造车的每一个步骤 , 而且还不用承担重资产的风险 , 算计的可谓是极其到位 。

总而言之 , 时代的车轮永远向前 , 不会因为某些人、某些事就稍作耽搁 , 整个汽车行业的变革也是如此 。 不管曾经的传统车企霸主们 , 如何搅动风雨 , 依旧需要重新接受挑战 , 迎接独属于智能电动汽车潮流的洗礼 。
所以 , 从这个角度看去 , 宁德时代与华为的强强联合 , 包括华为智选车的后来居上 , 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
而且恰恰相反的是 , 华为的这一系列动作 , 还将促使着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格局重构 , 不仅仅是整车厂的造车模式 , 还包括零部件供应链的重建、核心利益的分配 , 以及智能汽车的产品定义权等 。
“灵魂”也好 , “心脏”也罢 , 说到底 , 都没有实打实的利益来得更加直截了当 。 只不过 , 必须深思的一点在于:如果汽车行业真的朝着这种“强供应链”的造车模式发展 , 究竟是好 , 还是坏呢?
如果始终推动产业向前发展 , 终归是好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