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抓住10后,小米掘金万亿儿童市场,从客厅开始?

小米科技|抓住10后,小米掘金万亿儿童市场,从客厅开始?

文章图片

小米科技|抓住10后,小米掘金万亿儿童市场,从客厅开始?

文章图片

小米科技|抓住10后,小米掘金万亿儿童市场,从客厅开始?

文章图片

小米科技|抓住10后,小米掘金万亿儿童市场,从客厅开始?


作者|李春晖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 青少年和他们的弟弟妹妹就是全美广告商的主要目标人群 。 再叠加“再穷不能穷教育 , 再苦不能苦孩子”的中国传统观念 , 今天 , 几乎所有品牌都在急于讨好年轻的、更年轻的人 。 90后背负压力 , 95后选择佛系 , 00后尚未独立 , 10后才算从娃娃抓起 。
这一方面是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潜力 。 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 我国0到14岁青少年儿童数高达2.53亿 。 中国儿童产业中心公布的数据则显示 , 儿童消费市场规模每年达到3.9 万亿- 5.9 万亿元 。
另一方面 , 年纪越小的人越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偏好 , 容易通过广告营销对其施加影响 。 与此同时 , 低龄人群对他们父母、长辈消费决策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 尤其是新生代父母 , 更愿意与孩子达成一致 。
但10后又是一个并不容易以通行市场方法触达和了解的人群 。 熊出没、小猪佩奇、叶罗丽、奥特曼、咕卡、孤勇者……相对于青年文化 , “儿童文化”显得更加散漫难以摸清头绪 。 少年儿童尚未有充分的互联网发声空间 , 他们没有自己的垂直社区 , 他们的消费是父母代行的错位消费 。
走近10后 , 是在线上的微博、抖音顺藤摸瓜 , 还是到线下的教育机构守株待兔?硬糖君通过对身边有孩家庭观察和数据调查发现 , 很多时候 , 我们是在用看青年的眼光看儿童 。
对于很多尚未拥有自己手机的10后 , 看电视仍然很重要 。 重返大屏、重返客厅才是触达他们的关键 , 也才能理解这很多看似难解的儿童文化 。
看“大屏”的10后
孩子都想看电视 , 这点我们每个从孩子长大的人都深有体会 。 但不同于80、90后的童年 , 今天还有个看大屏还是小屏的选择 。 对于父母来说 , 优先大屏的理由显而易见 。
首先 , 大屏在观看距离、观看时长、观看内容上都更加可控 。 尤其是最后一项 , 儿童内容的安全性一向是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 儿童乱玩手机的后果毋庸赘言 。
另一方面 , 大屏往往是全家共同观看 , 符合新生代父母给予孩子优质陪伴的诉求 。 大屏的视听效果、沉浸体验更适配合家欢场景 。
而在大屏内容消费中 , 又可分为传统电视和智能电视 。 前者就是我们熟悉的卡酷、金鹰等地方卫视儿童频道 , 后者则以小米OTT儿童频道等为代表 , 形成后来居上的新势力 。
传统电视台的颓势几乎是不可逆的 , 这从逐年走低的收视率就可见一斑 。 数据显示 , OTT智能电视已超越有线电视成为电视端第一大入口 。 虽然出于保护孩子、合家欢的需求 , 家长们选择重返大屏 。 但现在的成年人早已习惯了互联网视频的“人选内容”模式 , 这一代少年儿童对电子产品更有直接的驾驭能力 , 再被动等待电视台的内容输出 , 显然已经不可能 , 智能电视就成为他们的首选 。

另一个令更多家长倾向于选择智能电视儿童频道的关键理由 , 还是内容的安全性 。 即对于家长来说 , 大屏比小屏安全 , 智能电视又比传统电视安全 。
地方卫视儿童频道最突出的问题 , 是无法对内容进行年龄分层 。 适合12-14岁少年的内容 , 显然对于5-7岁的儿童来说太早熟了 。 这也是早年电视台播放动画片经常引起家长质疑的原因 。 《熊出没》是否有不良画面 , 《叶罗丽》是否有成人化内容 , 不一定都是内容本身的问题 , 而是年龄错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