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赚钱,却“雪藏”中国产品?这些外国货,正被国人误认作国产

很多时候 , 我们往往会想着:“要多多支持国货” , 但是嘴上这么说着心里也这么想着 , 有时候可能行动上也做了 , 可是你知道吗?就算是这样 , 你可能买的也不是国货!为啥要这么说呢?
在华赚钱,却“雪藏”中国产品?这些外国货,正被国人误认作国产】现在我国市场的外国产品是非常多的 , 很多外国产品来到中国市场之后 , 都会刻意的取一个中国名字 , 让中国人误认为国货 。 要么 , 就是很多曾经是国货的中国品牌 , 现在其中有不少都被外企收购了 , 背后早就是外企在控制了 , 赚的钱也早就进入外国人的口袋里了 。
在华赚钱,却“雪藏”中国产品?这些外国货,正被国人误认作国产
文章图片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 俗话说 , 民以食为天 。 金龙鱼算是食用油里面比较有名的品牌了 , 随着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大家对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也更加上心 , 其中对选择食用油也更偏向使用“大牌子” 。
数据显示 , 金龙鱼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949.22亿元 , 净利润60.01亿元 。 但是 , 如此获得国人青睐 , 并且一年赚了这么多钱的金龙鱼 , 并不是一个中国品牌 。 金龙鱼的老板是马来西亚籍华人郭鹤年 , 有着“酒店大王”、“亚洲糖王”之称 。
在华赚钱,却“雪藏”中国产品?这些外国货,正被国人误认作国产
文章图片
目前 , 市场上还有很多被国人误认为国货的产品 , 再例如 , 美国的宝洁公司算是在中国市场中 , 将外国货卖得最彻底的企业之一 。 作为全球知名的日用消费品公司 , 宝洁的产品可谓是融入中国的家家户户 。
简单说几个这家公司的产品 , 国人几乎都用过 , 典型的品牌有飘柔、潘婷、海飞丝、汰渍、碧浪、舒肤佳、佳洁士、护舒宝等 。 可以说 , 这家美国公司还是蛮厉害的 , 产品几乎控制了我国的日用消费品市场 。
在华赚钱,却“雪藏”中国产品?这些外国货,正被国人误认作国产
文章图片
上面说的是一些外企在国内卖的火爆的产品 , 而我国也有不少被国外企业收购的产品 , 曾经是中国品牌 , 但是却早就已经是外国货了 , 只不过还舍不得中国市场 , 依旧赚着钱而已 。
例如 , 物美价廉的大宝一直都是国人的最爱 , 也曾经是“国货之光” 。 但是 , 在2008年的时候 , 大宝就已经成为了美国企业强生的一员了 。 除此之外 , 中国牙膏、银鹭、哈尔滨啤酒、苏泊尔电器、徐福记等 , 都早就已经成了外国企业的一份子了 。
在华赚钱,却“雪藏”中国产品?这些外国货,正被国人误认作国产
文章图片
说实在的 , 很多被外企收购的中国品牌 , 曾经都是我国顶呱呱的牌子 , 就用中华牙膏来说 , 光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稳妥妥的国货 。 不过 , 在进入90年代之后 , 一股合资浪潮席卷了我国的日化产业 , 而外企“联合利华”就对中国市场是虎视眈眈 。
于是 , 在1994年的时候 , 上海牙膏厂和联合利华合资 , 联合利华也取得了中华牙膏的品牌经营权 。
在华赚钱,却“雪藏”中国产品?这些外国货,正被国人误认作国产
文章图片
实话说 , 很多外企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 就是和中国品牌合资 , 说是民族品牌和国际企业优势互补 , 共同进步 , 但是很多外企看中的其实是中国品牌的市场、销售渠道等 , 用来增加自家品牌的市场份额 。
就像是之前火爆全国的天府可乐 , 在1994年和百事可乐合资之后 , 百事可乐就开始利用天府可乐在国内的市场优势 , 合资工厂里运送出来的品牌几乎都是百事可乐 。
后来 , 天府可乐和百事打官司多年 , 最后终于夺回了天府可乐的配方、生产工艺和品牌 。 但是 , 市场千变万化 , 现在国内的可乐市场几乎都被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占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