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2022亏惨的出海人 2023怎么活?

猝不及防,是许多出海人对2022年的印象 。
今年35岁的王宏平已入行10年,5年前在深圳创办了自己的外贸公司 。据其形容,2022年就像在坐过山车,他已经好几年不通宵熬夜工作了,但今年仿佛又成了常态 。亚马逊封店、Paypal清零资金、海运成本大波动,许多黑天鹅事件他们都经历了一遭,每天都像在打仗 。
王宏平并不是孤例 。在义乌开办外贸工厂十余年的林新在与虎嗅交流时,也苦笑道今年的白发长得尤其多 。
据林新描述,2022年的传统销售旺季冷淡许多,他的海外客户不敢囤货,不敢下大订单,为了保证厂子的运转和几十位员工的饭碗,他四处找资金和单子,往年不接的小单急单也成了香饽饽 。
在王宏平和林新等出海人的心中,2023年是否还会如此动荡,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
据阿里国际站判断,海外经济恢复将经历一个U型过程,2023年的外贸也将呈现U型曲线:总体呈增长势头,但外贸出口下跌触底后不会立刻反弹,恢复增长需要一定时间 。
“高压之下,一些新业态会冒出来,比如Temu、SHEIN在欧美发展势头迅猛 。转型之时,新的化学反应会产生,2023年会提供许多测试机会 。”全球最大跨境支付公司之一的PingPong联合创始人卢帅告诉虎嗅 。
实际上,许多出海人早已在波折的2022年就开始求变:入局TikTok,寻求新增流量来源;品牌升级,告别简单粗暴的铺货时代;挖掘新市场,找寻未被开发的洼地 。
不少看似传统的市场,也给中国出海人带来新机会,比如一直以来都是电商强国的韩国 。速卖通日韩国家总监、韩国站总经理张锐告诉虎嗅:韩国跨境电商领域在过去未被大量商家重视,但第一波入局的跨境商家已经吃到韩国市场的红利了 。
 旧套路失灵
“2021年对于我们来说本是十分漂亮的一年,当时做的新年规划非常乐观 。”王宏平说,“许多入行时间短的年轻人甚至还未经历外贸行业的大波折 。”
但2022年后,一些旧模式都已然失灵了 。
比如流量红利的减弱 。
随着欧美国家、苹果公司等隐私政策的不断调整,传统的投放平台比如Facebook、Google越来越投不准 。在与多位跨境电商从业者交流时,他们都会提到投放成本越来越高,但带来的精准客户却越来越少,很多时候,连简单的男女性别也无法区分,这也导致他们原有的投放策略失效 。
【电商|2022亏惨的出海人 2023怎么活?】卢帅告诉虎嗅:过去十年,整个流量盘子的增长都是十分迅速的,分到每个商家手上的流量也未被稀释 。但自2021年底开始,就已有趋势流量增长逐渐减弱,新进入者已经很难享受到流量红利,靠流量红利套利的商业模型也很难行得通 。
跨境大平台的规则也在发生急速变化 。
比如以信任和Review为核心逻辑的亚马逊,已对刷单刷评的行为愈发排斥和苛刻;又比如各平台对copy的打击越来越严厉,因为知识产权被告、被封的案例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保护知识产权的手段也愈发精准,甚至在广告投放端、支付端都能对侵权者严格限制 。
旧思维越来越行不通 。长期依据国内供应链找货抄货,卖大路货的模式开始被各种规则限制,盈利空间也越来越小 。
“大平台规则变化也并非刻意打压中国卖家,而是它们也面临流量增速的放缓,需要提高内部效率,提高平台参与者的质量,才能给消费者提供新价值 。”卢帅对虎嗅说 。
整体环境的变化倒逼跨境大平台变革,又进一步倒逼出海商家变革 。浸染在旧模式的出海人会面临残酷的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