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近日,“饭圈”再次被有关部门监管——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开展网络综艺节目专项排查整治,要求严控“偶像培育”节目,并对投票环节设置、偶像化者炒星倾向、“流量至上”和拜金主义价值观异常、“水军”“黑粉”治理等提出明确监管意见,压实制作播出机构主体责任 。
为什么“偶像培养”被纳入监管视野?因为有资本运作,有圈子控制,有文化影响,还有大量青少年深度参与其中 。
文章插图
饭圈(来源:报纸)
一个
很多人在青春期都经历过偶像崇拜 。但在过去,偶像化大多停留在消费明星作品的阶段 。自从“偶像培育”引入中国后,偶像化的逻辑发生了变化 。
所谓“修炼”,就是粉丝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偶像成长 。核心逻辑是,偶像有多受欢迎,不再取决于他们的作品有多好,而在于“粉丝有多努力” 。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偶像大多是在选秀节目中出道的,谁能脱颖而出,站在“C位”就看谁的粉丝投票多了 。因此,为了让自己喜欢的偶像出道,粉丝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投票、打榜和帮忙 。当然,它需要形成一个组织良好的团体,并花实实在在的钱 。
这还不算完 。这些偶像从选秀节目出道后,其商业价值和曝光机会仍然取决于流量 。为了给偶像增加流量,粉丝集资购买偶像的“作品”(有的甚至买几千张专辑),积极转发代言产品链接,日夜为偶像刷数据,保证“咖啡空间” 。
是不是很奇怪?过去炒作当然是一方面,但核心还是在于作品是否优秀 。现在呢?出道靠粉丝投票,日常靠粉丝街拍和拍摄刷存在感 。一部“作品”出来,粉丝也买单 。——偶像是做什么的?
以前很难玩成这样,因为技术进步改写了造星的操作方法 。在中国,最早的粉丝投票游戏是《超级女声》,但在当时,最多是为短信付费;而依托互联网的榜单、转发量、热搜指数等数据,偶像的受欢迎程度是可以准确量化的 。
所以,“人气”相当于榜单、转发量和热搜指数,而不是作品的传播度、认可度和好评率 。但是这些数据非常有用,可以把“人气”转化为商业价值,因为数据好的人会被要求把资源倾注到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中,无论是广告、代言还是资金投入 。
据业内人士介绍,培养一个艺人需要三到四年,孵化上市需要一两年,五六年投资四五千万 。据机构统计,2020年中国偶像产业总规模可能超过1300亿元,其中影视、综艺、广告代言、明星周边衍生品等国外产业规模将达到855亿元 。
在利益的驱使下,粉丝不再是过去文艺娱乐作品的消费者,而是成为“数据女工” 。他们每天做的不是讨论谁唱得好,谁的影视剧更好,而是签到、转发、投票、上榜、管控和评价,与黑作斗争 。
有粉丝向偶像表白:“我喜欢你3年,陪你被全网嘲讽黑,给你一个名单,熬夜做数据 。你给了我力量,你是我生命中的光 。”
文章插图
饭圈乱象(来源:人民日报)
二
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偶像,归根结底是资本和流量创造的“产品” 。他们不是矮化或物化的偶像 。他们本质上在造星产业链中处于主导地位 。
偶像(Idol的音译)是日韩娱乐圈的舶来品 。90年代以来,在韩国三大娱乐公司的包装下,H.O.T、TVXQ等男女组合!超级少年乐队和少女时代席卷亚洲,被称为“日本潮”和“韩流” 。在这个团体的成员中,许多人来自
青少年时代便成为练习生,经过高强度训练、商业化包装后出道 。
这种批量造星模式给了中国造星公司灵感 。2013年至今,国内陆续推出不少本土青少年偶像组合,成员最小十三四岁,大的不过十七八岁 。早期青少年团体注重精耕细作、打响品牌,嗅到商业价值后,不少造星公司开始批量化招募练习生 。与日韩的高强度培养模式不同,不少中国造星公司找到了“炒作话题”这条捷径 。因为中国网民基数大,社交媒体发达,动不动就有上亿流量,让日韩望尘莫及 。
于是就出现了如此怪事:一些中国产的“爱豆”唱歌跑调、演戏面瘫、跳舞乱甩,演艺基本功很差,却还是能靠有话题、有流量而出名,甚至出大名 。被资本推动的大规模生产,使“爱豆”们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连加减乘除都卡壳,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 。
所以,有人质疑,小学生、初中生等未成年人参选受训,合同怎么签?又是训练又是商演,不影响义务教育学业吗?但现实是,部分经纪公司会找门路将“爱豆”运作进名校,且不影响“爱豆”出道、接商演,对一些学校来说,名人入学也是品牌宣传 。受此影响,不少家长和青少年趋之若鹜 。
三
伴随浮躁的资本造星运动,野蛮生长的“饭圈”也是乱象频出 。
2018年至今,随着《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选秀类综艺的爆火,一批年轻的“素人”成为偶像,一批偶像团体纷纷冒出来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粉丝则迅速集结成不同阵营 。
【商业价值与用户价值,项目商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中,认为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他们忠实于自家“爱豆” 。不仅大把真金白银支持,还在“爱豆”遭遇负面评论时下场控评——“饭圈”称作“反黑” 。有资深粉丝透露,“反黑”是有组织的骂战,互喷脏话不过是低劣手段;放出捕风捉影的黑料、适当地“伤害”以激发粉丝对偶像的同情心和保护欲,才是高段位做法 。
粉丝中的组织者“粉头”则不断对粉丝进行洗脑控制 。有“粉头”自曝,如果网上曝出某偶像的丑闻,在判定真假前,“粉头”会立即封锁消息,第一时间号召核心死忠粉丝疯狂举报(即便自知爆料为真) 。“饭圈”成了“信息茧房”:普通粉丝接触到的都是被筛选后的信息 。
久而久之,粉丝甚至会对偶像产生迷信崇拜:偶像的一切行为都是对的,关于偶像的一切丑闻都是刻意抹黑 。追偶像追到如此是非不分的地步,实在可悲!
而另外一种风险则是非法集资 。“粉头”们以“你们做得还不够好”“我们投入的爱和精力不如别家,这才导致哥哥落榜”“妹妹已经沦为洗脚婢了”等话术,刺激普通粉丝疯狂投入精力和财力,为偶像应援,有的一次应援集资甚至达到上千万元 。因为集资缺少监管,一些“粉头”就明目张胆挪用集资款、做假账、奢侈消费 。
今年以来,“饭圈”问题的新闻频现 。例如选秀节目《青春有你3》规定,要投票,就得购买指定乳制品并开盖扫码 。于是,整车整箱的牛奶在开盖扫码投票后被倒入沟渠,造成极大浪费,引发社会广泛批评 。更不用说最近吴亦凡被刑拘后,一些粉丝居然还想“劫法场”这种荒唐举动了 。
起初,偶像走红是因为满足了粉丝的自我认同和情感投射,但“饭圈”文化中出现的精神控制、喧闹骂战、氪金消费、娱圈争斗等乱象,让这一切变了味、过了界,甚至挑战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尤其是粉丝中有不少未成年人,价值观、判断力还不成熟,过早沉沦于偶像养成的销金窟、迷幻影中,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
文/云中歌、山形秋
编辑/绫波、九段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