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中国互联网的流量屏障能否被打破?

阿里巴巴|中国互联网的流量屏障能否被打破?

文章图片

阿里巴巴|中国互联网的流量屏障能否被打破?

文章图片

阿里巴巴|中国互联网的流量屏障能否被打破?


题图 | 视觉中国
农历新年即将到来 , 各大品牌的春节营销越来越热闹 。 在凸显春节氛围的红色广告素材愈加频繁地出现在朋友圈信息流 , 其中暗藏的玄机也逐渐浮现——可以直接跳转到品牌商家天猫店铺的链接越来越多了 。
这显然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 。
这个动作很快被媒体冠以“中国互联网史诗级的互通”的称号 。 也或者正是因为外界的巨大期待和高度关注 , 相关动作极度低调 , 在6月进行了小范围测试后 , 直至第三季度 , 朋友圈广告直接跳转天猫店铺的互通才真正全量开放 。 而在此之前 , 只有部分受邀请商家才有资格享受这一权益 。
与外界热衷为这个动作赋予种种意义不同 , 品牌、服务商们感知更为强烈的是愈加汹涌的全域经营浪潮 。
生态参与者对于这次互通的平直感受 , 是厘定这一业务动作背后真正价值的参考坐标 。
回归本源 , 朋友圈广告与淘宝APP的互通确实是一个重要信号 。 但信号只是浮在水面之上的冰山 , 水面之下 , 更为隐秘的因素正在主导生意玩法转向 。 这些因素才是改变发生的根本原因 , 也是参透变化的真正钥匙 。
被切割的全域
过去两年间 , 中国的零售生态始终在两股力量的交替影响下被重塑 。
第一股力量是持续提升的零售线上渗透率 。
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线上渗透率已经不是新鲜话题 。 但于零售行业而言 , 线上渗透率在过去三年的持续上升对行业产生的强劲推力 , 恐怕依然被低估 。
渗透率的变化可以通过数据直观反映出来——上海证券研究所2022年1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 , 中国市场电商渗透率为26.2% , 比1-9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 , 自8月份起占比连续上升 , 创历史新高——而现实远比数据复杂 。
变化的数据背后 , 实则关联的是一系列资源的重新调配 。
对企业而言 , 追求经营效率的最大化是自然选择 。 在线下零售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 企业便有将不同销售环节各个节点无缝串联的全域经营理念 。 在线上零售占据愈加重要的位置后 , 同样的动机会引导企业追求线上的全域经营 , 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 达成最佳经营目标 。
因而 , 零售线上渗透率的持续提升 , 带来的不仅是线上零售整体盘子扩大的显性结果 , 更会在底层重构品牌线上经营的方向 。
影响行业的第二股力量是愈加去中心化的用户使用习惯 。
这与品牌们的诉求呈现出黑色幽默般的背道而驰:品牌们希望将用户资产归到一起以进行更加高效的经营 , 但消费者们却“调皮”地将自己的时间分配给了更多APP 。

用户的时间更加碎片化了 。 为了增强与用户的沟通 , 品牌只能将自己的市场营销预算分配给更多平台 , 但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 , 比如 , 全域撒网容易 , 想要全面理解一位普通消费者却越来越难 , 要将前端的用户触达转变为后端的实际购买 , 更是难上加难 。
零售业线上化率持续提升衍生出的全域经营的紧迫需求 , 与用户注意力和平台均加速去中心化的现实 , 构成了当下零售行业最为突出的矛盾 。 解决矛盾的强烈需求 , 推动着改变发生 。
2022年9月 , 在北半球暑气未消之时 , 百秋尚美意外发现 , 其代运营的某欧洲知名户外运动品牌(以下简称A品牌)滑雪服销售已经有了明显走高迹象 。 看到这个契机 , 百秋尚美联合A品牌在9月便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品牌及滑雪服的线下活动 , 通过线下活动炒热话题后 , 开始进行线上种草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