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dit|讲起「第三空间」,能打败星巴克的也许只有星巴克( 二 )

常规点单外 , 还能查看门店活动日历 , 甚至是查找门店明星咖啡师 , 在数字空间为每个店铺赋予更多个性体现 。
这些功能乍一看也许好像没有很特别 , 但背后却是星巴克多年来在数字化布局上的厚积薄发 。

冰山上一角的位置 , 永远都留给情感联结

星巴克是一个充满「小心思」的大公司 , 它们的数字化产品尤其如此 。
过去多年来 , 星巴克在数字化做了很多提升效率的「硬功夫」 。
一方面 , 是消费者鲜有感知的后台数字化改进 , 如订单管理、门店管理等多种中台系统 。
另一方面 , 则是和阿里、美团打通会员体系 , 搭建不同平台的数字化渠道 。 在这基础上 , 推出在线点单、外卖配送、礼品卡等 O2O 服务 。
这些服务听起来很无趣 , 但星巴克给大众呈现的时候绝不甘心让它们沉闷 。
在 2017 年推出的「用星说」社交礼品体验 , 最开始就提供了大量好看的主题卡面 , 支持自主设定祝福语 , 让用户能轻松地向在乎的人表情达意 , 传递思念 。

后来 , 「用星说」里又增加了一个「心意派送」服务 —— 给异地的亲友在线点一杯星巴克?那必须得在咖啡杯上印上自定义祝福语啊!

连在原本最应该强调效率的「啡快」服务上(在线点单 , 到店取) , 星巴克都「不死心」地设置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取单口令 —— 「我是蜘蛛侠」「锦鲤本鲤」「突然开心」「一起秋游吧」……

如果说数字化基建是冰山 , 那星巴克选择露出来的一角 , 永远都是留给人的情感联结 , 有时候是人和人之间 , 也有时候是人和品牌之间 。
而这次的「1971 客厅」当然也不例外 。
你想和朋友相聚但愁节目设置?星巴克咖啡师来为你设置好「派对」流程 , 和大家一起学习咖啡知识 。
想开会但不想愁开会以外的其它事情?那星巴克来准备好场地 , 星巴克伙伴来为你打点饮食 。
此外 , 星巴克文化里「用一场咖啡品鉴开启会议」的传统 , 也延续到了「1971 客厅」体验中 。
而这些咖啡师都是从点单处、库存管理以及其它工作中「解放」出来的 。

2019 年 , 星巴克 CEO Kevin Johnson 就曾介绍 , 星巴克在用公司内部的 AI 平台来提升星巴克打造顾客个性化服务的能力 , 优化门店劳动分配和库存管理 。
而效率提升的最终目的 , Johnson 的话说 , 「这样一来 , 他们(星巴克伙伴)就能花更多时间和顾客沟通 。 」

不讲新故事 , 要讲更好的本土故事
我们常常爱谈「科技人文」 , 但当大公司在中国这个「科技」标签显著的市场尝到技术带来的甜头后 , 落实「人文」很难 。
星巴克居然用第三空间触达了 。
在未来 , 「1971 客厅」不仅能开会和组「咖啡局」 , 而且 , 还会带来宠物派对、手语课堂、咖啡教室等多种课程和社群活动 。
不少读者应该能看出 , 手语课和宠物派对 , 其实都是从现有的特别第三空间「长」出来的 。
2019 年 , 星巴克在中国的第一家手语门店正式在广州开业 。 而到了去年 11 月 , 国内已经开设了七家手语门店 。

在这里 , 听障咖啡师能自在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 , 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 消费者也能在品尝咖啡的同时 , 了解听障群体以及手语文化 。
而最早在 2018 年推出 , 现在国内已有 160 多家的星巴克宠物友好门店 , 就是周边养宠消费者的小小聚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