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者|一团乱麻的智慧城市,能否从"白皮书"中找到出路?

编者按:本文系创业邦专栏作者Alter聊科技原创作品,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美国著名学者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发展史》写道:“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始终是她所缔造的城市。城市代表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具有想象力的恢弘巨作,证实我们具有以最深远而持久的方式重塑自然的能力。”
这样的观点在近两年得到了最直接的印证:不少城市在疫情初期陷入了瘫痪状态,城市的韧性和活力也曾被质疑,但在新技术的驱动下迅速转变了被动局面,市民拿着“绿码”就可以畅行无阻,企业在最短的时间里复产复工,即便疫情仍在点状蔓延,大多数城市都做到了精准防控……
特别是到了2021年,阿里、华为、海纳云等不同阵营的参与者各出机杼,智慧化对于城市的价值已经不再局限于秩序的恢复,衍生出了顶层规划、功能设计、基础改造在内的科学方法论,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经济业态也不断推陈出新,智慧城市逐渐演变为结构分明的系统工程。
2022年智慧城市的东风将吹向何处?这可能是许多人所关注的焦点话题。中国联通、浪潮、海纳云等智慧城市的参与者们,先后以“白皮书”的方式给出了答案。
智慧城市进入推进期以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的2008年为“元年”的话,围绕智慧城市的探索已经进行了十余个年头。其中中国的智慧城市试点数量超过了500个,占到了全球智慧城市总量的50%,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中。
不管是华润还是海纳云,都在白皮书中将智慧城市的进程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概念导入期,主导力量是政府对各个垂直行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改造;第二个阶段是试点探索期,住建部在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智慧城市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陆续铺开;第三个阶段是统筹推进期,也是当前所处的阶段,智慧城市逐步走出了“试验”阶段。
对智慧城市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似乎是行业白皮书的常见手法。其中的用意并非只是按照时间轴分段,而是想要向外界阐明智慧城市的现状,以及不同阶段所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问题。
比如概念导入期的鲜明特征是无序规划和分散建设,导致了数据孤岛、体验割裂等频频被诟病的痛点;试点探索期的智慧城市项目点状开花,不管是试点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可不同城市的禀赋各异、诉求分明,出现了两极化的一幕,一些大城市纷纷给出了示范工程,一些城市则暴露出了缺少统筹的弊病。
把时间拨回到2021年初,“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这是智慧城市全面步入统筹推进期的时间节点,也是智慧城市进入深水区的标志。
一个直接的例子,传统智慧城市的建设存在技术至上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造成了普遍存在的数据烟囱和数据孤岛。当前智慧城市的范畴早已从政务延伸到了交通、医疗、教育、治安等多个层面,倘若不能解决智慧城市的痛点、盲点和盲区,可能将停滞在盲人摸象的阶段,和智慧城市的初心背道而驰。
毕竟在经历了疫情带来的“压力测试”后,能否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将深刻影响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左右城市下一阶段的“智”理水平。
白皮书的另一重价值提到智慧城市的参与者,被聚焦最多的往往是华为、阿里、腾讯等“巨头”,要么在基建领域有着独一无二的先天优势,要么手握庞大的互联网流量。然而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在于,智慧城市并不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碎片化和散状分布将是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