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元刷五次,这电影到底值不值

花千元刷五次,这电影到底值不值
文章图片
大场面 , 在巨幕厅看才过瘾 。 /《流浪地球2》里的空间站
从小城市回到大城市的打工人 , 正在到处寻找更好的巨幕影厅 , 花上两三百元 , 只为更仔细地再看一遍《流浪地球2》 , 有人甚至刷了四五次 , 花费上千元 。
IMAX也好 , CINITY也罢 , 特效厅能成为影院复苏的助力吗?
“大年初七、初八 , 《流浪地球2》的票房还在逆增长 。 ”这是广州珠影飞扬影城的经理陈先生对自家影院情况的观察 。
电影已经上映近两周了 , 还有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再度观影的票根 , 关于究竟选什么特效厅看《流浪地球2》的讨论仍然热度不减 。
从小城市回到大城市的打工人 , 正在到处寻找更好的影厅 , 花上两三百元 , 只为更仔细地再看一遍《流浪地球2》 。
有网友称 , 中国电影博物馆的IMAX厅“刚点开选座页面就发现好位置全满了 , 拼死拼活抢到了周五的票去二刷” 。
花千元刷五次,这电影到底值不值
文章图片
网友分享影博抢票攻略 。 /微博截图
《流浪地球2》的影迷们做足了功课 , 铁了心要找巨幕厅N刷该片 。 有的人抛弃“就近原则” , 专门跑到所在城市最好的影厅 , 甚至有人“我全都要” , 几乎把每种影厅都测评了一遍 。
要说为什么出现这种盛况 , 不少观众是因为第一遍在普通影厅的观看体验不够过瘾 , 尔后才听说特效厅的厉害之处 。
并且影迷们在看完后刷了影评解析 , 才发现很多当时没注意到的精彩细节 。 正巧剧组也添了一把火 , “欢迎大家过度解读” , 更激起了他们的挑战欲 。
花千元刷五次,这电影到底值不值
文章图片
《流浪地球》官博回应影迷发现90多处细节 。 /微博截图
当短视频、流媒体占据了日常生活 , 电影院吸引观众越来越依靠独特的观影体验 。 《流浪地球2》让更多人了解了特效厅的魅力 , 在影院复苏的当下 , 特效厅能拯救电影院吗?
“不用巨幕看《球2》 , 等于白看”
《流浪地球2》才上映半个月 , 就已经享受到了《甄嬛传》的待遇 。
虽然影院里不能调进度条 , 但“球学家”们靠着边N刷边做笔记 , 扒出了无数细节 , 并感叹:“剧组真能藏 。 ”
导演郭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 当代年轻人阅读视频的能力越来越高 , 高信息密度的电影或许会成为未来趋势 。 的确 , 《流浪地球2》制作团队在电影里塞满了信息 , 不仅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真实 , 也多了深度解读的空间 。
例如片中智能计算机研究负责人马兆 , 初看是反对数字生命计划的 , 眼尖的观众在预告片中扒出了他电脑屏幕下方贴着的便签“原指令MD:延续人类文明” , 才品出他对人工智能MOSS的真正期望 。
花千元刷五次,这电影到底值不值
文章图片
马兆的电脑屏幕下方贴着的便签 。 /《流浪地球2》预告片
有网友吐槽道:“这片真得拿着放大镜N刷 , 如果不去好点的影厅看 , 真的看不清这么关键的信息 。 ”
与电影的高信息密度相匹配的 , 当然是屏幕更大、视听效果更好的特效厅 。 影迷们重复走进电影院 , 不仅是为了故事本身 , 也是为了更好的观看体验 。
中国巨幕幕后玩家观影团北京团长帅诚告诉新周刊 , 《流浪地球2》“视听效果很震撼 , 在各种特效厅看了五遍都看不够” 。
越是追求画面和声效的电影 , 可选择的特效厅类型就越多 。 此次《流浪地球2》上映 , 一共有十几种放映规格 , 令人眼花缭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