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幕后故事:从低碳火炬到AI裁判,十四年后中国科技再上场

文|张婧怡
编辑|苏建勋
冬奥季终于到来 。
2月4日晚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来到了万众瞩目的主火炬点燃时刻 , 两名运动员共同点燃了冬奥会最后一棒火炬 。 可这一次 , 没有硕大的火炬台、也没有熊熊燃烧的巨大焰火 , 而是在90余个国家名称组成的巨大“雪花”中心 , 升起了一团微小的火焰 。
这种颠覆性的改变 , 与时下低碳、环保的浪潮息息相关 。 根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创团队在回顾2008年资料时 , 发现当时点燃的火炬一小时要消耗近5000立方米燃气 , 总导演张艺谋和团队开始思考:“火焰是否可以更环保?”
这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微火” , 它由清洁氢能源作为燃料供给 。 在600多名小朋友合唱的《雪花》歌声中 , 现场主持的旁白响起:“微火虽微 , 永恒绵长 , 生生不息 。 ”
冬奥幕后故事:从低碳火炬到AI裁判,十四年后中国科技再上场
文章图片
雪花主火炬台|图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微火”背后的节能低碳理念只是“科技冬奥”的开始 。
2021年10月27日 , 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表示 , 北京2022年北京冬奥会碳排放将全部中和 。
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冬奥会场馆设施都采用绿色电力 , 从供暖到造雪 , 所有的绿色电力来自大约一两百公里外农村地区生产的太阳能、风能、水电 , 这些电力被转换并储存至发电厂中 , 然后输送到奥运场馆中 。
十四年前 , 北京奥运的圣火点燃了全球华人的心 , 鸟巢和水立方则借科技美学让世界记住了中国 , 与2008年“科技奥运”的口号相比 , 十四年后的冬奥显得更加从容和笃定 。
从“水”到“冰”
2008年 , 北京奥运场地水立方专为水上项目建设 , 用“水”做装饰元素 , 内部使用的室外空气交汇技术 , 使水立方成为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泳池 。
十年后 , 2018年9月 ,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小萨马兰奇来到水立方 , 国家游泳中心以动画形式现场演示了“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过程 。 小萨马兰奇看后惊叹 , “北京正在用一个充满智慧的方式举办奥运会 。 ”
从2008年“科技奥运”到2022年“科技冬奥” , 前沿科技的魅力正在赛场中显现 。
2022年2月2日晚 , 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最先举行 , 在与瑞士组合的对阵中 , 中国冰壶混双选手凌智/范苏圆稳步进攻 , 在两名队员关键的最后一投中 , 凌智“一箭双雕” , 范苏圆大力击打又拿到一分 , 中国队首站告捷 。
冬奥幕后故事:从低碳火炬到AI裁判,十四年后中国科技再上场
文章图片
2月2日冰壶混双循环赛首轮比赛现场|图源新华社
一场冰壶比赛中 , 看似简单的摩擦和击打 , 却可能影响每一次投壶的结果 , 冰壶运动对场地也有极高要求 , 冰壶场地冰面特殊 , 是带有“水珠点”的冰面 , 需要冻底冰 , 喷白漆 , 然后测量、标记、补水 , 最后修正冰面 , 使冰壶运行速度更快 。
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 , 北京冬奥会的冰壶场地 , 选在了2008年提供“世界速度最快游泳池”的水立方 , 从游泳到冰壶、从“水立方”变为“冰立方” , 运动项目的变化背后 , 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
时间回到2015年 , 北京冬奥会刚申办成功 , 水立方总经理杨奇勇拉着设计师郑方商量 , 如何将“水立方”改造成冬奥场馆 。 经过一系列方案的比较 , 两人最终向世界冰壶联合会介绍了“水立方”变“冰立方”的计划:利用可拆卸制冰系统 , 进行水冰转换实验和测试 。
世界冰壶联合会支持这一方案 , 但给出的条件是:如果实验不成功 , 立即采取浇筑混凝土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