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测绘工资好拿不 北京市丰台区金鑫创业园

【金鑫测绘工资好拿不 北京市丰台区金鑫创业园】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金鑫测绘工资好拿不 北京市丰台区金鑫创业园

文章插图
2016年11月,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成为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图为发射架上的长征五号 。(新华社)
1月1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长征三号乙发射升空,成功将中兴2D通信卫星送入轨道 。10天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飞上天空,完成“一箭四星”发射任务 。中国由此拉开了2019年太空大戏的序幕 。
2018年,中国航天事业在世界航天发展中独树一帜,波澜壮阔 。在全年全球进行的114次航天发射中,中国航天发射次数达到创纪录的39次,首次获得当年世界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称号 。2019年中国航天任务活动实施日历中有哪些重要的航天发射?哪个笨重的飞船会在舞台上发光,在太空中发光?中国的私人航天会经历怎样的成长和进步?让我们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期待即将到来的中国航天亮点 。
嫦娥四号月面忙探测
嫦娥五号奔月去取土
嫦娥四号任务是2018-2019年的一部中国太空剧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先锋”鹊桥接力星发射升空 。12月8日,“嫦娥”开始了本月的行程 。2019年1月3日,嫦娥一号在月球宫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陨石坑成功软着陆,成为首个到达月球背面的探测器 。之后,玉兔二号月球车拍摄了第一个张越的后环,着陆器生物科学实验成功长出了月球的第一片绿叶 。“玉兔二号”在农历正月初夜经受住了超低温的考验,成功被唤醒 。嫦娥四号的着陆点被命名为天河基地.此时此刻,嫦娥四号正静静地睡在第二个月夜,等待太阳从月球地平线上的冉冉升起 。2019年前两个月,中国的嫦娥四号是世界太空飞行的真正主角 。接下来,嫦娥四号将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每一个实验都可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航天事件,每一个实验成果都有望成为今年重要的航天成果 。
与嫦娥四号任务不同的是,它的“姐妹”嫦娥五号将于2019年底飞往月球 。任务是实现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这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中的第三个战略安排 。也就是说,与“姐姐”不同的是,嫦娥五号在月面实现软着陆时,不仅要进行月面探测活动,还要获取月面样本,并在返回途中带回 。关于嫦娥五号任务的实施过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彭静在今年1月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嫦娥五号发射后将绕地球轨道运行,然后通过地月转移轨道后被月球引力捕获 。在月球表面预定区域着陆,采集月球样品,在月球表面起飞,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转移样品,在月球和地球之间转移,再进入回收,最后将月球样品安全送到地面 。至于带回的样品,航天科技五院探月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多次透露是月球表面的土壤,重2公斤 。
长五遥四托举“嫦娥”
长五遥三送“实践20”
值得注意的是,将嫦娥五号送上月球
出征的是长征五号火箭 。按照飞天顺序命名惯例,该火箭的全称将被确定为“长征五号遥四火箭” 。熟悉中国航天的朋友马上就会敏锐地意识到,遭遇发射失利的长征五号将在2019年底将会精彩亮相,迎来一次飞天机会 。
长征五号又称“大火箭”“胖五”,中芯级直径达5米,是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和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分别达到14吨级、25吨级 。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 。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的第二发试验箭即“长五遥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后发动机推力瞬时大幅下降,致使发射任务失利 。技术团队展开彻查工作并找到背后的技术原因,认真完成了技术归零,重新投产和组织地面实验 。人们一直在等待长征五号再次飞天 。托举嫦娥五号飞天,助力其奔月无疑是长征五号一次大展身手的良机 。长五遥四火箭与嫦娥五号联袂演出,注定将成就2019年最激动人心的航天大戏 。
说到这里,细心的读者可能由此做出以下的联想和推断:发射失利的是“长五遥二”,发射嫦娥五号是“长五遥四”,这就意味着在发射“嫦娥”之前,长征五号还会有一次发射,这就是长征五号发射失利后的首飞即“长五遥三”出战“江湖” 。这正是2019年中国航天的规划重点内容之一 。
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杨保华透露说,根据计划,长五遥三火箭将在今年7月中下旬复飞,其实施的航天任务是发射实践20号卫星,这是基于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研制的新技术试验卫星 。此次发射任务意义重大,一方面通过实施此次任务,全面验证长征五号火箭的运载能力、轨道设计等,另一方面,考核验证长征五号与东五平台的协调匹配性,为后续任务奠定基础 。
火箭海上发射迎来首秀
重大卫星项目高歌猛进
1月21日,长征十一号火箭上演“一箭四星”的航天大戏精彩纷呈,但是志存高远的中国火箭科技工作者正在为该型撰写新的演出剧本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火箭副总指挥金鑫透露说,按照计划,将对该型火箭开展首次海上发射基础试验及海洋飞行试验,试验地点就在中国黄海海域 。
低纬度海上发射独具特点和优势 。不仅可以远离人口稠密区和繁忙的空域,减少对居民或民航航线影响,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赤道区域地球最高自转线速度,增加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发射成本 。掌握海上发射技术是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一大奋斗目标 。
中国现役火箭中,长征十一号作为唯一固体燃料火箭,各方面性能指标最适宜完成海上发射任务;另一方面,长征十一号在实践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服役”以来实施了6次任务,均准时发射、精确入轨,可谓当之无愧的“金牌火箭” 。可以期待,中国航天发射力量在黄海海域集结将为世界奉献新的精彩 。
2018年被称业内人士称为“北斗年” 。中国自主导航系统“北斗”掀起建设高潮,长征10送“北斗”,把18颗的北斗卫星精准发射入轨,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建设,覆盖能力和导航定位精度大大增强,实现了从区域到全球的伟大跨越 。
2019年,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继续延续高歌猛进的发展建设势头 。据介绍,全年将出动7枚长征运载火箭,计划再发射10颗北斗卫星,进一步完善北斗三号系统,向着全面完成全球组网建设目标冲刺 。
高分专项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旨在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 。根据规划,2019年将发射高分七号卫星 。该卫星是中国首颗民用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主要用于我国1∶1万立体测图生产及更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的更新 。其可服务于我国重大工程专项、国土规划和经济民生建设,例如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场地选址、“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等 。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民营航天力量将在2019年继续磨砺成长 。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统计,民营运载火箭全年计划进行约10次发射 。其中,业界知名的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将于3月发射OS-M运载火箭,中国民营商业航天有望由此实现新突破 。(采访人员 张保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