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英伟达和ARM注定无缘

架构|英伟达和ARM注定无缘
文章插图
文丨锋见
黄仁勋的如意算盘,最终还是告吹了。
近日,根据英国媒体《金融时报》对三位业内知情人士的采访内容,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在美国、英国和欧盟的监管机构对其对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的影响表示严重担忧后,英伟达以股票+现金的方式(时值660亿美元)收购软银旗下的ARM的交易于本周一正式宣告失败。
架构|英伟达和ARM注定无缘
文章插图
事实上,这笔全球芯片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并购案,从一开始就不被大多数业内人士看好。由于ARM的特殊性,这笔交易在发布之初便引起了不少半导体公司的反对,多国监管机构先后警告这笔交易涉及反垄断问题。如果没有什么奇迹出现,英伟达收购ARM的可能性从一开始就无限趋近为零。
近些年芯片行业最重磅的新闻,如今却落得个胎死腹中的结局,确实让人无限唏嘘。或许对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来说,收购ARM就如同镜花水月一般,是一场非常美好却极难实现的梦。但对我们这些普通网友来说,这件事情引发的更多是好奇心:为何一项收购案会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议和反对?
英伟达的宏图规划在了解这起收购案之前,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收购双方。英国ARM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IP)提供商,该公司的前身Acom公司在1978年发明了第一代的RISC指令集,并在随后数十年间将精简指令集的特性不断发展。
凭借RISC指令集的精简和低功耗特性,ARM公司很快就成为了移动设备芯片等领域中的领头者。在智能设备不断普及后,ARM公司的发展更是走上了快车道。如今,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家电、车机采用的都是ARM架构的芯片,就连X86架构的优势领域——PC市场也在面临着ARM架构的挑战,诸如苹果的A系列、M系列、华为麒麟芯片、高通骁龙芯片全部都基于ARM公司开发的核心设计而成。
换言之,我们可以说ARM公司就是如今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基石。
架构|英伟达和ARM注定无缘
文章插图
至于英伟达,只要是稍微了解数码行业的读者应该都很清楚这家公司的地位。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图形芯片公司,英伟达生产的Nvidia GeForce系列GPU让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可以带给用户无法比拟的游戏性能。直到今天,英伟达依然是行业老大,以80%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
问题来了,英伟达为什么要收购ARM?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首先,如今的英伟达已经不再局限于图形计算领域。相比已经陷入饱和的显卡行业,利润丰厚、前景更好、增长空间巨大的数据中心领域或许是英伟达更为看重的领域。根据英伟达最新的财报显示,数据中心业务目前已经成为英伟达业绩的最大推动力,增幅甚至超过了在疫情期间高速增长的游戏业务。
有趣的是,这正是ARM公司正在致力于发掘的业务。尽管目前数据中心市场还是由英特尔x86架构把持的,但是主打低功耗的ARM架构也在不断受到重视。近两年来,亚马逊、高通、华为都在数据中心领域推出了自己基于ARM的产品,ARM公司推出ARM Neoverse V1和Neoverse N2两个全新产品,而英伟达更是在宣布收购ARM之后,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DPU(数据处理单元),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架构|英伟达和ARM注定无缘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尽管在半导体多个领域均有布局,但是移动领域一直都是英伟达的弱项。早些年间,英伟达曾经推出过基于ARM架构的芯片产品线Tegra系列,并应用于微软Zune播放器、部分智能手机以及Nvidia Shield中。遗憾的是,Tegra系列处理器尽管性能强劲,但是功耗表现一般,因此市场表现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