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尴尬了!微博裁员登上微博热搜,广告泛滥是致命问题?( 三 )


数据显示 , 微博三季度增值服务收入仅为6981万美元 , 虽然同比去年的4907万和上一季度的7213万都有所进步 , 但占比依然没有太大起色 。 纵向对比来看 , 微博增值服务的收入增长也相当缓慢 。 2018-2020年 , 其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2.19亿、2.37亿和2.02亿美元 。 2021财年除了三季度表现亮眼之外 , 上半年1.41亿美元的营收也只能说中规中矩 , 没有太多惊喜 。
回顾微博过往的发展历程后 , 价值研究所认为 , 其增值服务迟迟无法取得突破 , 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没有找准定位和方向的前提下 , 盲目堆砌新项目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
自从提出大力发展增值服务、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发展战略以来 , 微博几番调整目标 , 从直播到新型社交 , 再到视频都进行过试验 。 但截至目前 , 除了会员业务还能在各季度保持良好增长之外 , 其他业务均无太大起色或直接折戟沉沙 。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这一时期的微博 , 就仿佛一只在迷宫中横冲直撞的巨兽 , 尝试了很多条路 , 始终找不到通往未来的那扇正确的大门 。

(图片来自Pixabay)
最好的例子 , 就是绿洲和一直播两个项目 。
以2018年收购一直播为分界线 , 微博开始发力直播业务 。 但此时距离微博推出直播功能 , 已经过去将近两年的时间了 。
这两年发生了什么?斗鱼、虎牙、B站趁势崛起 , 吸收了第一波红利 , 且整个市场格局已趋于稳定 。
价值研究所翻查的数据显示 , 早在2014年微博就跟投了一直播母公司一下科技的C轮融资 , 次年的D轮融资也有参与 。 当时 , 小咖秀、一直播等产品风光无上限 , 本是微博发力的好时机 。 但犹豫不决的微博还是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 最终和直播风口擦身而过 。
翻看微博2020财年年报之后 , 价值研究所发现其直播业务收入萎缩已成为增值服务营收同比下降的“元凶” 。 至此 , 微博的直播自救之路算是被基本堵死 。
错失时机、没抓住风口这个老问题 , 也出现在绿洲项目上 。 2019年9月上线的绿洲APP , 主打“清爽社交圈” , 只提供发帖、转载、评论、点赞等基础功能 , 去除广告等影响用户体验的功能 , 走极简风 。 在当时 , 绿洲可谓寄托厚望 , 微博希望通过打造差异化优势吸纳新用户关注 。
然而 , 绿洲最终的表现并没有达到微博预期 , 且刚一上线就遭遇了抄袭Instagram的质疑 。 根据当时内测用户提供的截图 , 绿洲无论从页面设置、主界面按钮选择还是发帖的滤镜、标记和原创等功能 , 都和Instagram如出一辙 。

(左:绿洲 , 右:Instagram)
但在价值研究所看来 , 绿洲最大的问题是依然没有逃脱广告变现这个营收方式 。
熟悉扎克伯格发家史的人应该记得 , 2012年Facebook面临上市以来最严峻的挑战:移动互联大潮蓬勃发展导致PC端流量消退 , Facebook当年二季度财报表现惨淡拖累股价一泻千里 。 于是在同一年 , Facebook豪掷10亿美元购入Instagram , 花了7年时间让后者的市值翻了100倍 , 达到巅峰时期的过千亿美元 。
在微博看来 , 这当然是一个值得效仿的对象 。 毕竟在推出绿洲之前 , 微博营收增速已经连续七个季度下滑 , 抖音、小红书都是在这一时期迎来爆发 , 处境和当初的Facebook十分相似 。 因此 , “再造一个Instagram”或许也成了微博当时的自救策略 。
但很可惜 , 2012年的Facebook抓住了从PC向移动互联转型的红利期;而到了2019年仍在押宝图文社交的微博却错过了短视频和直播的风口期 , 结果注定不会美好 。
自我净化的微博 , 能否找到新出路?正如文章开头所言 , 陷入裁员寒冬的不止新浪一家 , 家底要比微博丰厚得多的百度、小米甚至“互联网印钞厂”字节跳动 , 都在收缩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