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汽车」余承东“豪赌”背后的小心思

最近汽车圈 , 被一个不到5分钟的视频“搅翻了天” 。
在这段视频中 , 余承东(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CEO、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满嘴“TMD”指点江山 , Diss完国内的主机厂 , 还不忘立下了flag……
“你看看中国的车厂 , 选我们车BU的那些企业 , 包括国企央企 , 要品牌没品牌 , 要渠道没渠道 , 要零售没零售 , 产品设计、体验各方面都不行 , 没有哪一项行 , 连造车新实力都干不过 , 他能干过谁?如果我们不入场 , 帮助车企把车的设计和体验做好、卖好 , 这商业根本不能闭环 。 ”
“我想特斯拉在中国最牛逼的时候 , 可能一个月三最多3万台了 , model3最多卖两万多台 , modelY一万多台 , 加起来3万多台是最牛逼了 。 ”随后余承东话锋一转 , 称“我希望我们上来第一年就超越它(特斯拉) , 第二年远远超越它们 , 我希望我们的车当年销售迅速超过200多万辆 。 ”
迫于华为的压力 , 目前网上大部分的视频都被删得七七八八 , 这里视频就不放了 。
1、
先不说合作伙伴如何看待余承东这段话 , 单单就华为今年30万辆的汽车销量目标 , 不知道是余承东应该羞愧 , 还是汽车人应该集体反思?
30万辆是什么概念?200万辆是什么概念?
「e汽车」余承东“豪赌”背后的小心思
文章图片
2021年 , 走过了19年历程的特斯拉在中国销量(包括中国出口到海外市场的销量)为47万多辆;至于“蔚小理”总体销量才刚接近10万辆 , 距离30万辆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 而在2021年 , 超过30万辆的新能源主机厂只有3家: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 , 第四名的长城仅为13.34万辆 。
「e汽车」余承东“豪赌”背后的小心思
文章图片
所以 , 余承东这个3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引发了各路媒体的质疑和吐槽 。
但其实 , 了解余承东的人都知道 , 虽说他是一直从事技术研发的 , 但他几乎颠覆了传统概念里对于工程师的理解 , 华为内部员工对于余总的评价不外乎 , “极有发散性思维 , 跳脱固化 , 雷厉风行” , 这和华为传递给外界的“狼性”企业文化相得益彰 。
「e汽车」余承东“豪赌”背后的小心思
文章图片
从手机业务走向汽车行业 , 这一次的跨界无疑是刺激且未知 。 所以 , 在面对并不擅长汽车业务时 , 余承东拿出了为手机业务杀出血路的经验 , 对于他而言 , 用在汽车业务上也同样适用 。
尽管 , 隔行如隔山 。
但好在 , 余承东的背后还有诸如王军等团队成员的支持 。 对于华为今年将挑战30万新车销量目标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OO王军声援余承东 ,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 30万的销量取决于两点 , 第一是产品是不是足够好 , 最终用户是不是真的会买单;第二是销售渠道是不是足够强大 , 足够完善 , 能把好的产品给卖出去 。 ”
这番说辞 , 再一次让我们回想到在华为手机业务血拼的年代里 , 余承东对于开拓市场时的血性 , 而王军的这番总结也无不验证了当下汽车营销的关键点 。
2、
华为卖车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 , 因为受到美国制裁 , 华为营收业绩备受压力 。
据华为官方公布的2021年的营收业绩 。 该公司在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达到1782亿元币 , 同比下滑19% , 而全年营收为6340亿元 , 同比下降28.9% 。
「e汽车」余承东“豪赌”背后的小心思
文章图片
业绩出炉 , 很多数据确实不尽如人意 。 最大的掣肘 , 来自消费者板块、特别是手机业务的受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