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第四范式冲刺IPO:4年亏13亿收入逐年翻番,研发工资人均2万

边策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知名AI独角兽第四范式,内部详情今天有了完整公开。
中国首个ACM世界冠军戴文渊创办、腾讯红杉加持,股东和客户集齐武大国有银行,创办7年累计吸金66亿,主打的是技术包括“黑魔法”AutoML和自动强化学习……现在要以决策类AI之名冲刺港交所IPO。
哪些数据构成了第四范式?
9.42亿的年营收、100%的每年年增速、不到50%的毛利率,以及累计亏损超过了13亿。
但第四范式之所以备受关注,还在于它所处的领域。
在招股书中,它列举的“竞品”同行,没有点名,但字里行间能猜到均是科技巨头——HBAT。
以及,第四范式招股书中还有最闪亮的一面:
2021年前9个月,员工福利开支达到了2.74亿元,相比上一年几乎翻了一番——对员工是真金白银的好。
好了,完整招股书详情,我们一一解析。
营收逐年翻倍,4年累计亏损13.18亿财务数据显示,第四范式在2018、2019、2020以及2021年前9个月里:

  • 收入分别为1.28亿元、4.6亿元、9.42亿元和13.45亿元
  • 毛利分别为0.55亿元、2亿元、4.3亿元和6.23亿元
  • 经营亏损分别为3.36亿元、5.51亿元、5.6亿元和9.95亿元
第四范式近4年来收入增长很快,几乎每年增长率都超过100%,2021年数据虽未完全披露,但是根据2020年前9个月收入5.74亿来看,2021年应该依然能保持翻倍的增速。
研发|第四范式冲刺IPO:4年亏13亿收入逐年翻番,研发工资人均2万
文章插图
与此同时,第四范式的毛利也几乎随之同比例增长,以上四个周期(指2018~2020年及2021年前9月,下同)的毛利率分别为42.7%、43.5%、45.6%、46.3%。
作为对比,已成功在港股上市的商汤2018~2020年毛利率分别为56.5%,56.8%,70.6%,2021年前6个月增长到73%。
第四范式的经营亏损增速在2018~2020年增长平缓,到了2021年急剧增加。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还是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猛增,2021年前9个月第四范式给员工的股权激励超过了过去3年的总和。
这项支出在2021年前9个月为6.04亿元,而之前三年分别为1.23亿元、2.33亿元和1.74亿元。
研发|第四范式冲刺IPO:4年亏13亿收入逐年翻番,研发工资人均2万
文章插图
若刨去股权激励部分,第四范式各项支出的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
销售和营销开支在四个周期内分别占收入的67.1%、21.7%、 24.1%和20.0%。
一般及行政开支在四个周期内分别占收入的46.3%、19.5%、 12.7%和8.8%。
在给员工发股票这件事上,第四范式还是相当慷慨。
值得注意的是,研发开支在四个周期内分别占收入的109.7%、77.5%、57.3%及52.9%,这项在收入的占比“缩水度”远小于前面两项。
研发|第四范式冲刺IPO:4年亏13亿收入逐年翻番,研发工资人均2万
文章插图
第四范式在招股书中说,研发员工福利开支在2021年前9个月为2.74亿元,而2020年同期为1.49亿元,无论是员工数量还是个人薪酬水平都有提高。
截至去年9月30日,第四范式共有员工1477人,其中研发1062人、销售和营销189人、一般及行政226人。
其中绝大多数员工工作地点在中国,主要位于北京总部,其余部分位于深圳、上海、广州及长春。
但结合股权激励的表格来看,刨除这一部分,2020年和2021年前9个月研发员工收入并没有太大变化。
加上股权后,研发人均工资为2.09万元。
再考虑到员工人数增加,实际平均每人到手收入应该是减少的,福利的增加主要来自股权激励。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AI人才开始遇冷。
不过这也说明了第四范式的亏损并没有那么夸张,经调整后四个周期内经营亏损分别为人民币2.12亿元、3.23亿元、3.90亿元及3.93亿元,实际上第四范式的亏损已经放缓,近4年累计亏损13.18亿元。